稳经济大盘再放大招,财政货币政策就业优先
时间:2022-05-11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到一周国务院再部署新的企业纾困政策,以稳就业、稳经济。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部署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拓宽社会投资渠道、扩大有效投资;决定阶段性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

中国政法大学施正文教授告诉第一财经,当前疫情扩散和俄乌冲突等影响超预期,使得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继上周国常会出台一批新的纾困政策之后,针对当前市场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此次国常会再出台一批针对性强的纾困举措,这将有利于缓解企业经营困难,促进稳就业、稳经济。

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

会议指出,财政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退减税、缓缴社保费、降融资成本等都着力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稳就业,以保基本民生,稳增长、促消费。要进一步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调动地方积极性并压实责任,切实稳岗稳就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对第一财经表示,财政政策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就业是民生之本,居民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就没有消费。当前就业压力加大,因此积极财政政策要保市场主体,创造就业机会。

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比如今年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17.58亿元、增加51.68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在支持企业纾困方面,今年实施了2.5万亿元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近期增值税留抵退税进度明显加快,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4月1日至5月10日,已有9138亿元留抵退税款退至149.5万户纳税人账户,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人社部副部长俞家栋此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就业稳中有难、稳中有忧,3月份以来就业数据出现一些波动,就业压力有所加大。

俞家栋表示,为此人社部及时出台有力政策稳就业,推出“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延续实施失业、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政策,允许特困行业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加力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助力企业稳岗扩岗。

4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扩大到受疫情影响的所有困难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最高提至90%。目前各省市正在陆续出台实施的细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针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就业所面临的的压力,我国应尽快出台力度不低于2020年的大规模减税降费、社会保险阶段性减免缓政策,以增强目前仍在经营企业的信心,激励企业保持现有岗位,防止大规模不可控失业风险的出现。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认为,由于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多出167万人,使本年度待就业人数达到创历史记录的1076万人,同时疫情之下市场经济主体尤其是吸纳就业贡献度最大的中小企业受到冲击,减少了岗位供给能力,供需的平衡受到较大冲击,使今年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突出强调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导向。

为帮扶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减负和就业,会议决定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生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免息资金由财政承担;本金可延期1年偿还。此项政策惠及400多万高校毕业生。

姚凯表示,通过减免助学贷款利息,延迟本金偿还时间等手段,为毕业生减负,将使毕业生轻装上阵,提高就业竞争力。下一步要关注延迟就业和慢就业毕业生,允许其与应届毕业生享有相应的求职资格和服务待遇。

进一步助企纾困

此次会议同时决定,对当前有困难的企业,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年底前申请即可缓缴,预计减缓企业负担900多亿元。职工未正常偿还公积金贷款,不作逾期处理。

施正文表示,住房公积金是企业和个人比较大负担,在企业经营困难当下,允许企业缓缴公积金,有利于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另外一些老百姓受疫情等影响,不能正常还公积金贷款,国家决定对此不作逾期处理,缓解了这些人的资金压力,他们实质上享受资金时间价值,免除了利息,有利于稳就业。

会议还要求,抓紧研究养老保险费缓缴政策扩围、延长期限的措施,指导地方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水电气等费用予以补贴。

施正文预计,未来养老保险缓缴会从当前针对小微企业扩大到中型企业,或者扩大至受疫情影响大的餐饮等困难行业全行业,缓缴时间也将进一步延长,比如先延长至今年底。

“缓缴公积金、缓缴社保费等政策,一方面兼顾到企业当下困难,缓缴可以立即起到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的效果,有利于稳就业稳经济。另一方面又兼顾到财政可承受能力,缓缴费用最终还是要缴纳,不影响财政可持续性。”施正文说。

4月CPI同比涨幅明显扩大,PPI仍高位运行,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物流成本也相应提高,为此此次会议要求,确保物价稳定。我国基本民生需求品供应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