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9日,央行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们认为有以下主要关注点:
预计稳增长政策仍会加码。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与政治局会议基调一致,预计稳增长政策仍会加码。
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但结构性工具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报告中删除了“灵活适度”,新增“稳字当头、主动应对、提振信心”,预计货币政策仍将稳中偏宽松。对于结构性工具的篇幅大幅增加,“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行业倾斜。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结构性工具具有精准性,对于信贷投放有促进作用,预计年内会有较大空间。
两个密切关注。在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中,央行提到了密切关注,一是“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对国内通胀的判断仍是CPI中枢温和抬升,PPI延续总体回落态势,但也要谨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二是“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近期美债收益率明显上升,美元走强,人民币汇率短期有一定的贬值压力。央行对汇率的表述总体与去年四季度报告相一致,“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或体现出目前的汇率水平仍在央行认定的合理区间水平内,一定程度上为国内货币政策创造空间。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专栏3详细阐述了存款利率市场化。2021年6月,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倍数改为加基点;2022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参考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以及1年期LPR来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利率市场化更进一步发展。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于4月下旬下调了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总体来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可促进存款利率下行,进而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后续或将推动LPR下调。
房地产政策边际放松。报告中新增“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结合全国多地房地产销售政策已经开始逐步放松,预计后续地产市场将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相对更加积极。
总的来看,货币政策总体稳健略偏宽松的基调不变,稳增长背景下总量政策仍有空间,但受海外输入型通胀压力以及美联储加息缩表等因素影响下,空间正在变小。但另一方面,结构性货币政策空间更大,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最终推动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预计政策层面将会更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