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迎来全新定调!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消息一出,股市相关板块应声大涨,市场一片振奋。
当然,高层的这一表述意义非同寻常,而平台经济也即将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何为平台经济?
平台经济的由来已久。
早在1997年,著名学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就曾提出过“平台”的概念。在他看来,数字化就是为生存和活动于现实社会的人们提供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这里的“平台”虽是虚拟,却能够真实感受到。而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全球范围内产业组织的深刻变革,而平台作为新的组织形式,被逐渐应用于产业经济与商业领域之中,由此导致了平台经济的兴起。
一般认为,“平台经济”是指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多元化需求为核心,全面整合产业链、融合价值链、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主要特征大体有四:
第一,规模经济性。
平台上聚集了海量且多门类的主体,有买方和卖方,有生产运营商和受众,有产品信息、价格信息和商业动态信息,更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源。在双边市场效应与集群效应的作用下,平台经济可以促使众多参与者们形成明确合理的分工,所有平台上的主体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协作共赢,从而达到平台价值、客户价值和服务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还能进一步聚集人气,扩大用户规模。
第二,开放性。
平台经济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筑巢引凤”,即在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吸引更多的资源与合作伙伴加入到平台的生态系统中来。其中,每个服务主体都能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每个用户也能产生个性化的需求,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对接,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运行效率。
第三,零成本复制。
在平台经济环境下,低成本无限复制成为可能,对于整个平台而言,每新生产一个单位商品的边际成本几乎趋于零。以电商平台为例,电商平台的建设固然需要一定量的成本投入,但上面的商家只需申请账号,就可以在平台上开设一家网店,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无限复制,其成本同样是低到忽略不计,继而极大地推动了平台经济的发展。
第四,创新与分享。
由于平台上参与者众多,且各种信息随时都在相互交换,故而商家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市场需求的最新变化,以及科技领域最前沿的动态,进而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与技术迭代。此外,平台还通过有序整合各类分散资源,将其提供各有需求的用户,以“分享”来促进资源更为合理的流动,提质增效,节约成本。
一言以蔽之,得益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平台”,可以极大地突破传统意义上“平台”所面临的地域、时间、交易规模、信息沟通等诸多方面的约束,继而获得全新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力。
平台经济的积极作用
近些年,我国平台经济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广泛渗透到社交、零售、出行、支付、资讯等各个领域,并诞生了多个巨头和超级“独角兽”。某种意义上,平台企业已成为我国“双创”的排头兵、跨界融合的重要载体,他们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与消费体验,重构了商业生态,也推动了生产、流通领域的重大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
如果从宏观层面来看,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平台经济正是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抓手,并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首先,有助于整合资源,推动创新。
平台经济可以有效整合产业资源与市场资源,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还能为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平台经济的创新特征,能够倒逼企业不断地为了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身的高附加值和高成长性而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与商业革新,而这些创新还可以引来其他众多公司的效仿与追随,从而带动整个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创新发展。就像iPhone手机的创新之处就备受业内跟随者们的追捧效仿,其结果就是各个品牌的手机产品升级速度肉眼可见。
其次,可以为传统产业赋能,提质降本。
平台经济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通过发掘信息的交互价值、重塑商业模式、促进新科技成果转化,在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能对相关实体产业起到带动和激活效应,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例如,在工业领域,以“产业+互联网”为特色的平台经济,可以优化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配置,为终端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并解决中间环节和资源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产业运营效率,降低客户综合成本。
再次,可以刺激消费,推动内需的扩大。
在平台经济的新业态下,消费市场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与信用不足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有效克服;而社交平台对人与人之间信息流动的促进,电商及支付平台对用户选择购买商品全过程的便利,都会更加高效快捷地促成交易,助力消费升级。具体实践中,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网民规模持续扩大、城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