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人民银行重点是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措施,积极主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全力以赴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5月7日,据新华社消息,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决落实好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督促金融机构用好用足各项金融政策,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是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措施,积极主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全力以赴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同一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4月官方外汇储备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97亿美元,较3月末下降683亿美元,降幅为2.14%。
值得注意的是,4月外汇储备环比下降主要受估值因素影响,当月我国跨境资金总体延续净流入态势。陈雨露表示,今年以来,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加快,不可避免地对其他经济体尤其是新兴市场产生溢出效应。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实坚韧,有能力应对这种溢出影响。中国金融市场对国际投资者依然有非常强的长期吸引力。
将全力以赴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为应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提前布局、靠前发力,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除实施全面降准、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加大结构性政策工具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的支持外,今年货币政策一项亮点举措,就是人民银行依法上缴超1万亿元的结存利润。
陈雨露对此表示,今年人民银行依法上缴超1万亿元的结存利润,直接增强了财政可用财力,有力保障财政支出强度。央行上缴利润经财政支出后,将下沉基层、直达市场主体,预计拉动2022年全年广义货币(M2)增速约0.5个百分点。
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对于下阶段如何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陈雨露指出,人民银行将按照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稳住市场预期、稳住市场主体、稳住价格、稳住就业,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物流仓储等企业融资,加强对货运经营者帮扶,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是加大对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的支持力度,支持提升银行资本水平,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三是推动金融机构继续减少收费、惠企利民,更好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促进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决落实好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督促金融机构用好用足各项金融政策,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是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措施,积极主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全力以赴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陈雨露称,比如,对餐饮、文旅等困难行业企业,加快动产抵质押和信用贷款产品开发;对受疫情严重影响的群体,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方式予以支持;对公路物流运输及仓储等企业,加快落实1000亿元再贷款政策,合理支持车贷展期或续贷;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科技企业,加快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落地实施。
与此同时,要继续推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努力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度。
有能力应对发达经济体
货币政策转向的溢出效应
今年以来,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加快,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受到普遍关注,我国的股市、汇市等金融市场也受到一定影响。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7日发布的4月官方外汇储备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97亿美元,较3月末下降683亿美元,降幅为2.14%。
对于4月外汇储备的环比下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4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总体延续净流入态势,境内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地缘政治局势、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大幅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显著下跌。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民生银行首席宏观研究员温彬也表示,近期,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估值变化是导致本月外汇储备规模回落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就汇率而言,受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持续等因素影响,4月美元指数涨幅明显,美元汇率指数上涨了4.7%至103.0,为近期高点,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整体呈现较大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