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疫情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猜想在“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的要求下,后续可能会调整预算,增发超万亿国债,同时搭配银行贷款,重点支持基建投资,努力实现全年经济预定目标。
今年稳增长压力较大,加之3月疫情猝不及防,财政政策亟需发力。预算草案的编制时间早于3月中下旬爆发的疫情,故其对应的是疫情不严重情况下的财政安排。随着疫情持续蔓延,财政政策除按原预算实行减税降费和扩大支出以外,后续可能会有调整预算的需要,进而实现进一步扩大支出,力争实现全年5.5%的增速目标。
增量政策可能参考1998年经验,调整预算增发国债。1998年上半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涝灾害的冲击,实现GDP同比增速7%,和全年8%的预定目标相距甚远。下半年中央果断调整中央预算,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建设国债,加之配套银行1000亿元贷款,所筹资金专项用于农林水利、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全年实现7.8%的经济增速,接近预定目标。今年可以借鉴当年年中增发建设国债的经验。
若增发国债,我们猜想大概率在下半年,规模可能超万亿,同时搭配银行贷款,重点支持基建投资。今年专项债发行显著前置,本着近期监管部门对地方6月底前基本发完全年专项债的要求,到四季度基建投资可能后劲不足。若选择在下半年发行超万亿基建专项国债,再搭配超万亿贷款,可以有力支撑四季度的项目建设,使全年四个季度的基建都具备强度。
调整中央预算的程序并不复杂。增发国债满足调整预算的条件,程序上需要财政部向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提交预算调整初步方案,经后者初步审查给出同意与否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举行会议上审查财政部的议案并结合财政经济委员会的意见做出批准与否的决定。整个流程相对简单。
风险因素:疫情持续加重,增量政策尚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