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生存现状调查:物流不畅成本激增稳产业链仍需合力闯关
时间:2022-05-09 00:00:00来自:证券日报字号:T  T

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反复,部分供应链环节阻滞,包括深圳、上海等在内的核心外贸城市的外贸企业再次迎来大考。

已经在外贸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在深圳从事网络终端产品出口的韩女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外贸订单减少,大客户采购不活跃、很谨慎。相比前两年,芯片涨价加上运费上涨,成本翻了两倍。

“外贸企业今年面临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发展环境。”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很多外贸订单面临着东南亚市场的侵蚀,同时,用工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持续攀升。短期内,我国外贸企业会承受一定的冲击”。

王鹏同时强调,这种冲击更多集中于低端产业链,长期来看,未来我国出口的方向将逐步由低端向高端制造转移。

事实上,为帮扶外贸企业应对困难挑战,近期一系列稳外贸举措正加快落地。其中,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多项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措施,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此外,对于当前全球需求趋弱,我国外贸发展外部环境趋紧,增长势头放缓压力较大的情况,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围绕“保、抓、强、促、增”稳外贸。

运价上涨运期延长

外贸企业成本大幅上升

物流运输成本的增加成为当下外贸企业躲不开的挑战。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田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运输及库存成本大幅上升导致企业利润受到侵蚀;另一方面,物流不畅导致出口订单违约率上升,也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接单效率。

“即便从最低位来看,海运价格也比之前上涨了30%至40%,巴西航线价格最高出现了10倍涨幅。”跨境电商平台慕晨国际CEO花广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以前从中国到巴西的标准箱价格为1100美元,运价上涨后,该航线一个标准箱的运价最高涨到14800美元。”

亚马逊家用新能源充电桩品类的头部卖家佛山大绿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绿新能源”)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一般采取海运的方式将货物运至海外仓,但海运价格的上涨与时间的不确定性是公司这些年经营面临的最大挑战。以往海运发货大概是7元/公斤,现在平均18元/公斤,有时候还会碰到有钱也订不到发货柜的情况。”

空运情况亦不乐观。“我们的产品出口主要走空运,但今年空运费用上涨不少。另外,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发货的人工成本大大增加。”上述在深圳从事网络终端产品出口的韩女士向记者表示,“物流成本的增加稀释了公司大部分利润。”

除了物流费用激增,运输时间的不确定性也困扰着诸多外贸企业。

大绿新能源方面告诉记者,以前从国内运输货物至美国海外仓一般需要25天,现在要50天至60天,时间上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机械设备企业广州亨龙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像电阻焊机器这类大型机械设备,都是通过海运的方式运输至海外,但目前部分航线停航,货物出关时间变长,一般都要3周以上。

而受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相关外贸企业面临新的挑战。举例来看,受上海疫情影响,周边区域的生产、物流、仓储等受到影响;此前从上海港出口的货物部分改为从宁波港出口,导致宁波港出现拥堵情况。

“进不去也出不来。”在上海地区从事汽车配件出口的王先生向记者描述了宁波港的运输情况,集装箱停留时间延长,货物交付时间也因此推后。

大绿新能源方面表示,因为运输时间的不确定性,所以加大了备货数量。疫情前,海外仓的备货量一般是3个月的数量,目前大概是5个月的数量。加大备货数量就意味着运营成本与存货量的增加,稍有处理不到位都会给公司运营带来很大压力。

“海运成本上涨,是对跨境贸易的一次压力测试,或许仅有一半企业能熬下来。”花广宇坦言。

《2022年3月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由于国内疫情多点频发引发的重点外贸城市物流仓储、集卡运输、港口运输短暂性承压,供应链效率表现相对低迷,平均发货时间由2021年11月份表现最好的29天延长至31天。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出口市场港口拥堵,集装箱周转期持续不畅,国际物流瓶颈制约依然存在,运价会在高位持续一段时间。”田原认为,“面对风险挑战,叠加2021年外贸基数较高,2022年我国外贸发展的压力突出,应多措并举稳定外贸。”

企业积极自我调整

稳外贸政策持续加力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与XTransfer近期联合发布的《2022年3月中小微企业出口贸易(B2B)指数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实现了“开局稳”,呈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是随着国际局势动荡引发的全球供应链矛盾,以及3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多点频发带来的严峻挑战,2022年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

疫情背景下,不少外贸企业表示“挺住就是一切”。尽管困难重重,但行业内部正在进行新的调整、探索新的机会。

大绿新能源上述负责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