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复工复产"堵点""难点"亟待破解
时间:2022-05-09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667家上市公司直言疫情影响、复工进展、痛点难点、政策建议

上海证券报近期开展了以长三角区域上市公司为主要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探究在新一轮疫情期间上市公司复工复产实况。截至5月7日,共收到667家上市公司有效问卷。逾九成被调查企业反馈受到疫情影响;半数以上被调查企业目前复工率低于90%;上海企业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约49%企业反馈复工复产率不足30%。企业反映最大的问题是:疫情致使公司物流受阻,供应链断裂。

“你们媒体知道上海具体复工复产的时间表吗?我们很迷茫!”5月初,一家上海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接收到记者发送的《抗疫复工两手抓!复产难否?@上市公司,这份问卷请查收》后,焦急又期待地反问。

据悉,目前上海已确定了两批复工复产企业的“白名单”,多家大型公司公开表示“已开始有序复工复产”,但也有部分中小企业反馈复工进展不顺,甚至还有千里之外的东北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报反映,因长春与华东之间物流受阻,公司4月份销售直线下降。

“每一个企业都不是一座自给自足的孤岛,经济血脉通畅了,这些细胞体才能正常维持生存。”一位长三角企业高管感叹,长三角是中国制造业产业链最齐备、最庞大的经济重镇,有效复工复产重要性不言而喻。

4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稳就业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采取更有力举措稳就业。这次会议部署的第一项措施,就是要推进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条件下复工达产。

疫情对企业究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进度如何?其中又有哪些堵点、难点、痛点亟待解决?企业都有哪些政策诉求和建议……

为此,上海证券报近期开展了以长三角区域上市公司为主要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探究上市公司复工复产实况。

截至5月7日,共收到667家上市公司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逾九成被调查企业反馈受到疫情影响;半数以上被调查企业目前复工率低于90%;上海企业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约49%企业反馈复工复产率不足30%。

纵观问卷调查结果,企业反映最大的问题是:疫情致使公司物流受阻,供应链断裂。

根据问卷反馈情况,上海证券报记者又挑选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深入采访企业高管,了解其境遇及建设性意见,以期通过点面结合,真实呈现当前长三角地区经济冷暖变化,多角度透视上市公司复工复产难题与痛点。

值得期待的是,5月8日,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发布了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第一批复工复产“白名单”。中国邮政上海分公司、菜鸟、京东、圆通等21家企业名列其中。

在线调查:

667家上市公司积极反馈

在667家有效反馈的公司中,长三角区域的上市公司占比95.2%,其中上海142家、江苏258家、浙江200家、安徽35家。

“我们已经认真填写提交,感谢上证报关注企业真实生存境况,为企业发声。”随着问卷发放,近期记者陆续收到类似的来自上市公司高管的微信回复。

本次问卷通过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公开发布,并对长三角地区的大部分上市公司进行“一对一”精准发放。

截至5月7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7家有效反馈的公司中,长三角区域的上市公司占比95.2%,其中上海142家、江苏258家、浙江200家、安徽35家。

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498家,占比74.66%;国有企业119家,占比17.84%;剩余50家为中外合资企业。

从企业规模看,员工1000人以上的有379家,占比约57%;2021年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387家。可见大半都是家底较为厚实的企业。

667家上市公司中,约92%的企业表示疫情对公司产生影响,其中37.18%的企业表示已产生很大影响。

从样本调查结果来看,反馈的企业中,目前复工复产进度达到90%以上的企业占比为46.78%;约三成企业复工率为60%至90%,仍有超过两成企业复工率低于60%。

进一步看上海上市公司情况,截至5月7日,接受问卷调查的142家上海公司中,48.89%的公司复工复产率不足30%,复工复产率在90%以上的公司约11%,复工复产率在30%至60%之间的公司占16.90%,复工复产率在60%至90%之间的公司占23.94%。

复工复产率较低的主要问题出在物流受阻,供应链断裂。

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次调查数据显示,72.41%的受调企业反映疫情致使“物流受阻,供应链断裂”;62.82%的受调企业存在“人员流动受限,生产研发销售滞后”;32.23%的受调企业“因防疫需求,停工停产”;还有9.3%的受调企业已经出现“资金链紧张,周转困难”的情况。

何谓复工:

名义复工不等于有效复工

复工率并不能体现有效复工的程度。不少半导体企业在封控前便作了充足准备,尽力维持生产。这些公司被认为是处于复工复产状态。

上海复工复产“白名单”持续扩容,复工率的数值在不断提升,但调查发现,一家企业真正复工的标准是什么,连“白名单”企业自身都有困惑。

“公司旗下工厂自3月下旬封控以来就从未彻底停产,工厂一直有不超过10位留守人员简单监督流水线作业。获悉复工复产名单后,区内给的口径非常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