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加息或"拖累全球" 警惕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
时间:2022-05-07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美东时间5月4日,美联储宣布单次加息50个基点,同时将从6月开始以每个月475亿美元的速度缩表,三个月后上限提高一倍。

美联储作为全球最重要储蓄货币美元的发行机构,对全球而言,其货币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

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经济体正面对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4月11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12年来第一次低于美国国债10年期收益率。尽管这一“倒挂”市场早有预期,但考虑到对美联储持续加息预期明确,中长期影响仍不容小觑。

美国此轮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否“拖累全球”,中国如何应对?

本期“上证圆桌”的嘉宾们认为,中美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分化之下,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及其诱发的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将使中国面临的输入性金融风险加大。不过,美国此轮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对于中国股债汇影响或比较有限:首先,剔除通胀因素后,中美实际利差仍丰厚;其次,目前权益市场和债市的主要影响因素仍是国内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另外,出口韧性之下,人民币汇率本轮贬值预期和贬值幅度将相对温和。

中美利差“倒挂”短期难逆转

本次中美利差“倒挂”背后的原因是中美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的分化,因此,短期内这一状态难以逆转。根据过去的经验,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股市和汇率的影响更多集中在政策调整初期,随着政策逐渐落地,市场将逐渐回归平稳。

上海证券报:2002年以来,中美利差曾经出现过数次收窄乃至倒挂,您认为此次中美利差倒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往中美利差收窄情形中,哪次情形可以作为参考?

钟正生:本次中美利差倒挂主要的原因是,2022年以来美债利率快速蹿升,市场不断计入更快的美联储加息预期(截至4月25日期货市场隐含的全年加息达到275bp,而2021年底只有75bp),以及即将开启的缩表(助推实际利率从-1%向0%回归),俄乌冲突之后通胀预期也出现进一步攀升。

以往与本次情形类似的包括2020年11月-2021年3月和2013年4月-6月,这两次中美利差收窄都主要缘于美债利率快速上行。

回顾历史,中美利差收窄之后并不必然会反转,而是取决于中美经济和货币政策的走向。鉴于当前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仍将延续下去,本次中美利差倒挂可能仍会持续一段时间。本次中美利差再度回升的关键可能在于,10年期美债利率开始计入更多美国经济衰退预期,从而由美债利率的高位回落带动。

王有鑫:过去20余年虽然中美利差有过多次收窄情形,但此次情况与2018年的情况更加类似:一方面,都表现为中美经济复苏分化;另一方面,中美货币政策也出现分化。美联储在2018年加快收紧货币政策、4次加息,而我国同期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利率中枢不断下行。但当前的情况又与2018年有所不同:经历了疫情考验,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韧性越来越得到国际投资者认可,人民币资产的投资性和稳定性也在过去两年不断得到验证,因此,虽然短期出现了波动,但不会改变中长期向好的态势,预计本轮中美利差“倒挂”的影响将可控。

李湛:本次美联储加息缩表节奏快、幅度大,美国最近十年期美债利率已经接近3%,实际利率自2020年以来首次转正。我们认为美债市场已经对美联储加息定价反映比较充分,十年期美债利率大幅上行,完全受到加息预期升温的影响。中国由于经济稳增长,货币稳中趋宽、甚至还有降息预期,中美货币政策的不一致导致本轮中美利差倒挂。根据后续美联储加息节奏和幅度判断,中美利差仍有进一步倒挂的空间,区间可能最大在-30bp到-40bp左右。

方磊:总的来说,中美利差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分化造成的,当分化收敛后,中美利差将重新扩张。

目前这个阶段刚好是中美经济差最大的阶段。从货币政策层面看,美联储3月加息落地,5月进行一次性加息50bp和缩表操作,而国内货币政策主要“以我为主”,2022年以来进行了降息、降准等宽松操作。

现在并不需要过度担忧中美利差“倒挂”。我们认为现在中美利差正处于底部,随着中美经济差出现变化,中美利差会重新扩张。一方面,基本可以认定国内经济处于底部,但目前已经出现了积极变化,我们对3季度国内经济是具有信心的;另一方面,此轮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滞后于通胀环境,后续加息节奏可能较快,当政策利率达到1.5%的时候,对美国经济将有实质性影响。

上海证券报:美国货币政策效应不断外溢将对汇率、国内债券市场和权益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钟正生:在中美货币政策分化过程中,中美利差产生倒挂,可能影响到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节奏,带来人民币贬值压力。不过,人民币汇率从高位适当贬值,作为另一种形式的货币宽松,有助于减轻中国出口下行压力,缓解出口企业现金流负担,本身未必是一件坏事。关键在于避免贬值预期自我强化,形成汇率超调和外资大规模流出的局面。

人民币汇率合理发挥调节内外均衡的作用,有利于中国货币政策更加“以我为主”,有助于国内债券市场顺应经济基本面,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

美国货币政策收紧只会影响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节奏,而对人民币资产的长期配置则取决于中国经济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