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小长假的最后一个休息日;随着上海防疫攻坚战的局势逐步向好向稳,复工复产开始成为高频词。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记录,二年前的这个时段也在热议复工复产。现在更有经验也更加从容了,各个行业都形成预案。而上海高安路第一小学第一财经日报中队的郑皓予同学,最希望的是——邮政行业尽快复工复产。因为从四月初他所居住的徐汇区随浦西封控以来,就再也没有见到每天都能品读的第一财经日报。小读者告知:品读一财是他和父母的生活方式。
为了安慰小读者,我建议他不妨通过第一财经频道的电视新闻播报来及时了解各行业动态。同时,他在上海税务局工作的妈妈宋爽手机上还有一财APP。不过,关于手机阅读对儿童视力的负面作用,郑皓予更相信他的校长、市人大代表滕平的教导——少玩手机多读报!小读者的志向是航天航空,特注意保护自己视力。于是,宋爽的办法是儿子对第一财经频道的哪篇报道特别感兴趣并需要举一反三的,就打印出来再给儿子继续品读。达成了这番通过一财了解世界的新学习模式后,宋爽随即很兴奋地为儿子朗诵了诗人海子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中国)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
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郑皓予很高兴地和我讨论这首温暖的作品,他认为一旦复工复产全面得以实现,上海人民的生活就一定如诗篇的结尾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原来小读者已经养成了财经思维的习惯,他欣赏诗歌名篇也是从经济和民生角度加以理解的。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涉及到的行业有:马术训练、民宿或农家乐;出境旅游业和航空业。而城市严格的封控管理,直接受到冲击的就是这些服务行业;有些企业已经到了没有收入、无法维持正常经营的地步了。郑皓予告诉我其看到的财经案例是:湖州长兴的顾渚村是当地农家乐的集聚地,一直以接待上海游客为主要营销目标;因交通便利和性价比高,上海人在以往的节假日也乐意以家庭组团方式去休闲一番;郑皓予自己也特别喜欢这种夜营度假方式。然而今年从寒假到四月底的现实情况则是:进入长兴的高速公路口就设卡拦截,需要扫湖州通的码才能进入;而且沿途进入村庄的各个入口也设置卡点。所以,整个五一小长假期间绝大多数农家乐和土特产商店都没有客人,甚至关门了之。而以往这个时候是旅游旺季,夜景也很美;如今不少经营者已三个月没收入了。由此郑皓予认为复工复产是长三角一体化的课题,否则如何“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我赞赏他的这个判断,复工复产决不是上海单打独斗而是区域性联动。
值得指出的是:关于经济这两个字的最初来源,郑皓予已经知道是“经世济民”的简称;和“经世济民”相连的概念是“孜孜以求”。这两个成语的出处则是——遥远的中国经典古籍《抱朴之》和《尚书》;就成语的内涵而言,前者是世界观、后者是方法论。如为什么要“经世”?因为目的是“济民”;换言之就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出发点——为了民生!而小读者以往在阅读第一财经日报主题报道时,最关心的也就是民生保障课题!如今读海子名篇中的朴实诗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郑皓予认为就是最基础的民生课题,只是变成了每天早晨上海市民都关心的新闻;因此,上海郊区农业的复工复产是当务之急。好在未雨绸缪,我们通过一财频道已了解到:五月四日市农业农村委表示,目前上海市农业复产率已达到93%以上,正多管齐下加大地产蔬菜瓜果的产销对接力度即打通田头到餐桌的供应链之路;全市计划种植水稻155万亩,目前播种已过半。
而“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的诗句,更是充满着温馨。只是频率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变得分分秒秒可以实现,包括方舱医院里的喜讯、各地援沪医疗队的祝福、各类物资保障抵达居民小区,以及复工复产企业动态,都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现代信息传递手段及时发布。由此我和郑皓予都认为:电信行业将是业务增收明星。
这波疫情最终要被上海人民战胜的,而四月以来“团长”的概念横空出世并且成为新潮的消费加速度方式。海子的经典表述——“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在今日上海,实际上已经演变成给“每一个团”取了个温暖的名字;甚至给来沪支援的瓜果、蔬菜,受益的群众都在手机上发布了温暖或友爱名称。我认为这是困难给予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馈赠——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是吗?请看这样的情怀,已是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最大公约数——“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有一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