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2年,美联储再次大幅加息50个基点。
美国东部时间5月4日,美联储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50个基点到0.75%至1.00%之间,为2000年5月以来最大加息幅度,符合市场预期。此外,美联储计划于6月1日起,以每月475亿美元的上限正式开启缩表,并在3个月后将上限增至每月950亿美元。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各加息50个基点是可能的选项;并坦言,目前美联储官员并没有积极地考虑在后续的会议中,单次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鲍威尔还表示,对美国经济形势保持乐观,强调有机会实现“软着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杨盼盼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美联储此次加息与缩表的决定和市场保持一致,表明其并不想给市场带来太大波动。此番稳健、审慎的态度显示了美联储希望能够使经济实现“软着陆”,这也将主导未来一段时间内美联储的政策基调。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现阶段,供应链紧缩、需求强劲的矛盾仍然突出,叠加薪资增速持续上行,导致美国通胀压力持续。因此,短期内,市场对美联储加息路径的预期大概率维持不变。向前看,美联储将紧密跟踪加息对需求端的影响,若通胀和薪资拐点确认,则可能转变市场对美联储加息路径的预期。
6月启动缩表,后续加息路径暂且没有“更鹰”
根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后声明,本次加息50个基点的利率决议以全票通过。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正在进行的一系列加息行动是适宜的,当前距离中性利率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联储会先加息到中性利率,然后再决定需要继续加息至何种程度。但他同时强调,美联储将“坚守阵地”,对抗通胀问题。“如果需要更高的利率,我们将毫不犹豫。”
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在讲话中基本排除了在后续的议息会议上,大幅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鲍威尔称,与会官员普遍认为,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应考虑各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加息75个基点这一选项“并不是委员会正在积极考虑的事情”。
“市场将其解读为美联储释放的鸽派信号,使得市场信心显著提升”,高瑞东指出,“议息会议前,市场预期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将在2022年末达到3%-3.25%;会后,此区间下行至2%-2.25%。”
与此同时,美联储在5月的会议上对缩表细节做了进一步披露,明确了缩表时间和节奏。
《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计划》显示,美联储将于6月1日起以每月475亿美元的步伐开启缩表,其中包括300亿美元美国国债与175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9月起,这一上限将增至每月950亿美元,即每月缩减6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350亿美元MBS。
对于此次“意料之中”的货币政策决议,杨盼盼指出,美联储此次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考量。一方面,缩表周期正式开启,将与加息并行,在这个时候,采取稳健、谨慎的政策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此次应对通胀的政策呈现组合式特征,即联储主要通过完成其中一部分的工作——抑制过热的需求来对抗通胀。但对于供应链带来的冲击,也就是供给侧的问题,美联储所能发挥的作用则相对较少。鉴于美联储只能解决一部分通胀问题,其紧缩措施便没有必要过于地激进。
加息路径仍存不确定性
自今年以来,美联储货币紧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是市场持续关注的重点。经济学家与投资者普遍担忧,美联储过于激进的加息步伐,或将使经济出现衰退的风险上升。
谈及美联储紧缩或将带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鲍威尔强调,美国经济仍然强劲,劳动力市场“极度紧张”,随着美联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高企的通胀,美联储有“很好的机会实现软着陆”。
鲍威尔指出,虽然保持软着陆将是一个挑战,但眼下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弹性,家庭支出和企业固定投资依然强劲,看起来经济并没有接近衰退,“美国经济处于应对货币政策紧缩的有利位置。”
前美联储理事FredericMishkin则提醒道,市场或许还没有准确定价美联储将会、或者说理应变得有多鹰派,“无论美联储今天说了什么,未必能反映出将来的实际行动”。在他看来,美联储势必将更加激进、强硬地对抗通胀。
Mishkin解释称,美联储深知他们在通胀问题上已落后于形势变化,“当你落后于形势变化,仅仅回到中性利率是远远不够的”。鉴于通胀仍处于高位,同时在短期内并不会大幅回落,美联储必须进一步收紧“相当多”,才能使通胀重新得到控制。
据美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6.6%,续创198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备受美联储决策者关注的通胀指标,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5.2%,略低于预期的5.3%。
高瑞东指出,现阶段,通胀压力主要来自于能源、食品和薪资。向前看,能源价格持续推升通胀上行的动能较弱,但食品和服务价格将持续支撑通胀,制约CPI同比下行的速度。基于对通胀的判断,市场进一步强化加息预期的概率较低。但若后期原油或薪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