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在本周持续走高,击破102的关口,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也出现较大波动。在过去一周内,人民币贬值幅度约为2%。但总体而言,中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资本外流,人民币兑一篮子汇率也仍然保持在多年的高位。多数业内人士也认为,人民币长期贬值的趋势仍然存在相当大的疑问。
以历史经验而言,人民币适度贬值(尤其是在去年高位基础上)有利于出口成本下降、出口利润增加以及为国内货币政策提供一定空间,但是政策层面要防止过快贬值引发的风险。央行在本月25日下调一个百分点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也可以看出政策层面更多的是在释放稳定信号,并没有大举干预汇率市场的意图。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准率一个百分点能在多大程度上稳定汇率?汇率贬值对出口企业有何影响?汇率贬值拖累A股下调?美联储紧缩预期进一步增强是否会继续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政策层面如何应对?对外的汇率政策和对内的货币政策关系如何?怎样协调?不断融入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有哪些应对不确定性的方式?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
管涛的主要观点:
汇率贬值不等于外汇供不应求适时降准有积极信号意义
美元指数仍处于此轮升值周期给人民币带来调整压力
人民币单方面升值一定程度上侵蚀出口企业利润
汇率回调客观上缓解出口企业压力
股市汇市情绪传染减少外资更关心汇率弹性而非涨跌
目前正处于美联储紧缩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第二阶段
人民币汇率或将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减缓波动
五道防火墙保障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央行已经开启使用宏观审慎工具的第三道防火墙
逆周期因子等政策已经严阵以待政策工具箱持续充实
人民币汇率调整部分程度反映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加大
汇率政策为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大空间
统筹安全和发展稳慎推进制度型金融对外开放
汇率贬值不等于外汇供不应求适时降准有积极信号意义
第一财经:央行下调了金融机构外汇存准率1个百分点,释放了100亿的美金,在您看来能在多大程度上稳定汇率?
管涛:我觉得4月25号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是一个信号作用,就是给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的急跌行情降温。但是我要澄清,第一就是人民币贬值不等于外汇供不应求,实际上我们看到3月份人民币也出现了调整,但实际上当月的话银行结售汇是一个大顺差200多亿美元,而2月份的时候人民币升值反而是结售汇是一个逆差,65亿美元,所以汇率由市场决定不等于由供求决定,这是一个。
第二个我觉得大家谈释放流动性100亿美元,实际上因为这次降准释放的是金融机构吸收的外汇存款,那么银行不会主动的把企业的外汇存款结汇的,因为它结汇以后要主动的背负汇率的敞口,这是银行的风险管理不允许的。那么对于企业来讲,它的外汇存款是不是被缴存存款准备金了?跟它没有关系,因为它的出口收入是它自己的收入,它可以随时处置的,跟存款准备金率是没有关系的。降准的措施是扩大本外币利差,增加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来影响汇率预期、汇率走势,所以它是一个信号作用。
美元指数仍处于此轮升值周期给人民币带来调整压力
第一财经:我们在讨论接下来的问题之前,首先其实要明确现在到底是美元在升值还是人民币在贬值?
管总:我觉得主要还是美元太强了。因为今年以来美元的话延续了去年强劲的走势。头两个月还温温吞吞的,但是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然后叠加美联储紧缩预期增强的影响,美元指数现在已经站稳在100以上,眼看着今天我们看到美元指数已经破了102了,眼看就要就超过了2016年底的103这个水平。那么实际上美元指数有可能仍然处于2011年4月份以来的这一波升值的大周期里头,所以这个证明2020年的时候,有很多人讲美元进入中长期的贬值通道,这个已经被证伪了。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根据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报价机制,美元强人民币弱的这样一个规律还在基本的发挥作用。实际上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央行通过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八次工作会议首次发声提示偏离程度与纠偏力量成正比。那么偏离程度实际上对于人民币汇率去年来讲,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略有升值,但是人民币的多边汇率就升幅比较大,那么对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带来一定的影响。今年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美元进一步的升值,那么市场纠偏的力量开始在发挥作用。所以我们总的来看,这一波人民币的调整,从美元指数来讲的话,还是美元走的太强了,给人民币带来调整压力,当然本轮人民币汇率的调整还有其它原因。
人民币单方面升值一定程度上侵蚀出口企业利润
汇率回调客观上缓解出口企业压力
第一财经:本身就承受了多重压力的情况下,汇率贬值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出口型企业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
管涛:汇率不论涨还是跌都是有利有弊的。那么就您提到的具体的对出口的中小微企业来讲应该是一个利好。因为过去这两年从2020年的下半年开始到去年,那最大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