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28日专讯》国家外汇局27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经常帐户顺差895亿美元,是历年一季度最高值,同比增长26%。经常帐户差额与当季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1%,上年同期该比例为1.9%,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经常项目顺差创下历史同期新高的背后,货物贸易平稳增长是主要拉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450亿美元,为历年同期最高值。
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下外需稳定,中国经济韧性强,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为外贸增长提供坚实支撑。同时,货物贸易进口的增长,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内需逐步恢复及出口带动等影响。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亮点是,中国市场仍然是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热土。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650亿美元,同比下降9%,仍处于相对高位。这其中,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070亿美元,创下新高;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420亿美元。
*4月以来北向资金再呈净流入,支撑国际收支平衡*
展望后续国际收支格局,专家认为,得益于国内经济、政策、市场等因素的支撑,未来中国国际收支仍将延续总体平衡。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4月以来至27日,北向资金再次呈现累计净流入。随著国内政策加大力度支持稳增长,未来经济有望企稳回升,这将对中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国内企业、金融机构等民间部门跨境资金流动有进有出,形成了国际收支自主平衡的格局。在出口维持高增的背景下,贸易顺差格局仍将持续。即便有短期资本净流出,导致资本项目逆差扩大,但中国国际收支的整体顺差格局在短时间内是无法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