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保供人驻店的20天:单子像流水、体重掉了7斤、凌晨2点做核酸
时间:2022-04-2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我是上海一位八旬病人,因为社区封控等原因,我长期服用的药无法续开,居委会同志通过你药网帮我网购了药物......与联络药师多次联系后,今天终于收到了急盼的药......”4月20日,上海市医药保供企业1药网收到了这样一封感谢信。

这样的需求和感谢还有很多很多。自零售药店“应开尽开”逐渐落实后,各家保供企业的订单直线攀升,比如,1药网在4月的高峰时期每天接到的线上订单超过1500单,累计服务患者已有几万人,另一家医药连锁品牌第一医药每周线上线下有近6万单。

“很累,但是不能停下来,那都是救命的药。”一位保供药店的员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4月1日上海全域静态管理以来,这些保供人最长的已经在外坚守了近1个月时间,其中既有店长、经理、理货员、营销员,也有平台骑手和在家中提供技术支持的后台员工。看到出票机每天像流水一样的订单,有人自创取药编码提高效率,有人忙到凌晨两点去做核酸,也有人20天时间“轻轻松松”瘦下来7斤......

1药网高级销售总监陈军:

从小区志愿者到“保供人”,每天理货到凌晨2:00

4月20日下午18:33,陈军还没吃上当天的第一口饭。这是他返岗的第12天,自4月9日保供工作开启以来,他一直住在附近的酒店里。

陈军所在的1药网是上海一家数字医药企业,其最大的药品仓库建在江苏昆山。入列保供名单后,1药网在双方政府的帮助下打通了从昆山华东运营中心总部到上海的物流“绿色通道”,并在4月9日推出了针对慢病患者的用药保障服务方案,每天的订单也从最开始的几十单飙升到500单、1000单、1500单,最主要的用药需求来自慢性病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其中多是风湿、糖尿病、哮喘、高血压、癫痫、抑郁症等需要长期服药的病症。

返岗之后,因为人手紧张,陈军每天的工作要分成3块:上午跟车到昆山仓库押送药品运输车辆、下午理货上架、傍晚到晚上整理或配送积压订单。

为了方便居民、志愿者或骑手取药,1药网通过与线下药店合作,分别在浦东新区、浦西各开设了一个自提点,居民在1药网APP下单后由骑手或志愿者、居委会人员到自提点取货。每天上午,陈军和其他同事轮流跟着公司的押运车到昆山仓提货,期间往返5个小时都不能下车,直到返回上海,陈军再拿着保供通行证将药物分配到2个自提点。

“家里有妈妈和老婆,还有两个孩子,一个6岁一个3岁。”陈军说,自己能够安心在外工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在回药店工作之前,他已经在自家小区做了半个多月的志愿者,因为每天核酸,让他有条件成为公司第一个申请返岗的员工,志愿者的经历也为他后续的工作提供了不少经验。

4月初,因为订单量大、合作药店人员不熟悉订单流程,为了提高骑手取货效率,陈军想到了模仿快递“取件码”。他为每一个订单包裹进行编码、入库(电脑系统)之后,把原本“5分钟找一个订单”变成了“1分钟找5个订单”。“以前做小区志愿者的时候,我就让一栋楼的居民高层(电梯)、低层(楼梯)交替下楼,安全还高效。”陈军说。

“现在浦西点有4个人,浦东点有2个人。”陈军介绍说。随着订单量的增加,每个自提点的工作量依然很大。在结束早上8:30到晚上21:00甚至是23:00(普陀区)的营业之后,陈军常常和同事们理货到凌晨。“一般是凌晨2点左右,那个时候核酸不用排队,做完了再睡觉,很累但是不能停下来,因为那都是救命的药。”陈军说,好在公司在物质条件上比较照顾员工,他也经常尽可能买一些物资给店员,“大家劲头都比较足”。

送货也是陈军给自己加的一项任务。“有一次陆家嘴自提点有一个包裹订单信息上写着‘SOS’,我就立马打电话问了下,是一位孕妇给家里80多岁的老人定的胰岛素打针筒,当时很多渠道都买不到这个,很紧急。”陈军回忆称,虽然按照正常流程当天的订单一般是晚上理货、第二天配送,但这种紧急情况他都会第一时间亲自送到。

当前,除了部分药物需求集中导致库存紧张外,人手不够、部分订单因无骑手接单而积压仍是最主要的困难。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员工返岗和志愿者加入,陈军也有更多时间能为返岗员工和志愿者们做业务培训和辅导。

第一医药某大区经理钱宏:

2个人撑起一家店,20天瘦了7斤

在上海陆续营业的几千家零售药店中,像陈军一样的“保供人”还有不少。

4月21日晚上,第一医药门管部大区经理钱宏在驻店21天后回到家中休整。此前,他和另一位男同事一直住在肿瘤医院旁边的汇丰大药房抗肿瘤药店(徐汇区,下称“抗肿瘤药店”)中,平均每天面对线上线下共计400多单药物需求。

按照线上平台的距离设置,每一家营业的零售药店覆盖范围主要在周围3~5公里。但因为靠近肿瘤医院,过去肿瘤药店的需求主要来自肿瘤医院的患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地来沪就医人员,需要在当地长期做化疗和血透等。但在疫情之后,医院与周围小区慢性病患者的用药需求都出现了集中增长。

“每天线上一开始接单,那个出票机打印单子真的就像流水一样,特别特别多。”钱宏回忆说,4月1日开启保供第一天,肿瘤药店作为首批营业的零售药店之一,在药到家、美团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