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社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四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对于如何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资本市场和公募基金行业将如何服务个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目前养老保险基金能否按时足额发放,以及个人养老金制度相较直接购买养老FOF、商业性养老保险的直接好处有哪些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个人养老金制度有三个特点
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市场化运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基本养老保险不同,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强制实施,个人养老金由个人自愿参加。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建立、共同缴费不同,个人养老金只由个人缴费。总体上看,个人养老金制度属于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个人养老金制度有三个特点:
一是政府政策支持。通过给予税收优惠支持,鼓励参保人积极参加。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记录所有相关信息,作为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
二是个人自愿。就是先有基本再有补充,要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具备了这个条件,都可以自愿参加个人养老金。参加人的个人缴费全部归集到个人资金账户,完全积累。长期缴费则持续增加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等条件后,可以自己决定是按月还是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转入本人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自由支配使用。
三是市场化运营。个人养老金缴费可以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买什么、什么时候买,都由参加人自主选择、自主决定。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个人养老金制度制定注重便捷性和实效性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介绍,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个人自愿参加,为了方便参加人轻易熟悉政策、轻松上手操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特别注重参加的便捷性和实效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加的条件比较简单;二是参与的方式比较灵活;三是开户比较简便;四是投资比较便捷;五是领取方式比较灵活。
聂明隽表示,个人养老金缴费的上限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一是从保持适度补充养老水平来考虑。个人养老金的功能是补充养老的作用。补充的水平,一方面要结合第一、第二支柱的水平综合考虑,保持三个支柱合理的总养老金水平。另一方面,要避免养老金水平差距过大,保持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二是借鉴前期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做法。结合试点情况,个人养老金采取了固定额度的办法,比较简便,年度总额度上也保持了衔接。三是体现增量改革。起步阶段是1.2万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再适时逐步提高缴费上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补充养老的需要。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负责人郭阳表示,在个人养老金方面,主要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有序发展的原则,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参与,支持参保人利用市场化的手段丰富个人养老金的资金储备。这次出台的个人养老金政策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更好地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障意识,引导人们及早地谋划和为未来的老年生活做更加充足的准备。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尽早落实落地。
公募基金公司为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规模达4万亿元
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负责人林晓征表示,从境外成熟经验看,个人养老金能够为居民养老提供更多的养老储备。同时,通过金融产品来参与资本市场,能够分享实体经济的发展红利。
多年来,证监会立足服务国家养老保障大局,加强资本市场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衔接。扎实推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努力构建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健全和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严厉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资本市场预期稳定性明显增强,市场生态和市场结构有序改善。多年来,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各类长期基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长期回报。
另一方面,证监会将持续推动公募基金行业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能力。公募基金作为普惠金融产品,具有组合投资、独立托管、公开透明、销售规范等特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募基金现在的规模已经超过25万亿元,服务5.4亿个人投资者。同时,公募基金公司为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的规模已经达到4万亿元,占我国养老金委托投资规模的比例达到了50%。整个基金行业在投研风控、产品布局、人才队伍建设、信息系统等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林晓征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在人社部的统筹指导下,抓紧出台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的相关制度规则,完善行业基础设施平台,持续加强机构和从业人员监管,着力推动提升管理人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