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汇率年度级别拐点,终于来了--短短不到一周时间,人币兑美元中间价骤贬2.9%;六连跌的离岸价,周一(25日)更一度失守6.6。戏剧性走势来自内忧外患--在内,层出不穷的疫情封锁措施,倍添经济复苏不确定;在外,联储斗狠放鹰加剧境内外币策背驰,推波助澜资本外流。此轮贬势会持续到何时?二季度势成扭转困局的关键。
*内忧外患夹击,离岸领衔贬值*
当局去年中起高呼「狼来了」,警告「汇率久赌必输」、「贬值四大可能因素」……终于成为现实。去年底至今一直稳居6.4以上水平的离岸人民币,上周二(19日)突然收报至6.41以下,其后六连跌低见6.6097,相当于较2月底6.3060高位跌逾3000点。
鉴于离岸价过去一周的波幅,偏离历史平均值逾5个标准差,仅次于2015年「811」汇改,自2020年全球大流行以来一路跑赢的人民币汇率,可谓进入年度级别拐点。
何解?内忧而言,中国正面临逾两年来最严峻的本土疫情风暴,最高层一锤定音「坚持动态清零」,继经济重镇上海全域封控后,京畿重地北京同扩大核酸筛查范围。总理李克强周一(25日)再警告(近期第四度),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外患来说,联储下周开启一次50基点的激进加息周期在即,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倒挂,令中国股债资产遭抛售,国际金融协会(IIF)就形容此为「史无前例」。
*关注中央政治局表态及4月出口*
央妈昨晚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但相比去年5月、12月分别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敲打押注单边升值,今次1个百分点降幅显然象徵大于实际。继市场指标显示,人民币正面临2020年5月以来最强的贬值压力,接下来最值观察的当属4月出口数据,倘有任何急速放缓都恐都将令空头押注变本加厉,
所谓「信心比黄金更宝贵」、「比贬值更可怕的是贬值预期自我实现」,要扭转预期,力保二季度经济增速重返5%以上势成关键。怎么做?除了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面对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陷入负增长(-3.5%),居民首季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年实际增长5.1%,远低于大流行前2019年首季的6.8%,一个选项近期开始渐浮水面,即直接向居民个人派发现金或消费券。
预期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如何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及有何新的组合拳,控疫情、保物流、扩基建、促消费、稳外贸?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