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兵家是排在儒释道三家之后,与法家齐名的重要思想流派,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说到兵家,许多人第一反应也许就是《孙子兵法》。但是,早在《孙子兵法》之前几百年,就已经有另一部兵家的经典著作广为流。
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也就是《孙子兵法》问世前大约500年,经过周文王、周武王和两朝帝师姜太公多年的经营,周和数百诸侯组成的联军,在牧野之战中击败了商王朝的大军,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绵延八百年的周王朝。
由于周文王、周武王一直是在姜太公的指导下进行国家建设与军事作战,姜太公、也称姜子牙,对于周朝的江山建设厥功至伟。战后,周王朝将齐国赏赐给姜太公作为封地。而姜太公的思想体系,就浓缩在一部被认为是他所著的《六韬》之中:这也是中国兵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有认为《六韬》是后人托姜太公之名所作,在此不论。)
在《六韬》中,有一段话,是姜子牙教导周文王,作为一国之君,如何避免七种有害的下属。有趣的是,在时间流淌了三千年以后,当我读到这段“王者之七害”时,发现竟然可以在我们今天的投资工作中,找到它的完美翻版。
这里,就让我们来看看,三千年前姜子牙所教导周文王的,以及我们今天在投资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究竟是哪“七害”。
七害者,一曰:无智略权谋,而以重赏尊爵之故,强勇轻战,侥幸于外,王者慎勿使为将。
“七害”中的第一害,指的是有些将帅,虽然没有什么智谋,但是为了贪图君王给出的赏赐,因此“强勇轻战,侥幸于外”,把国家的军队当成自己的赌注,在战场上贪功冒进、说白了就是赌一把。赌赢了,自己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赌输了,大不了一走、一死了之。
在今天的资本市场上,我们也会看到类似的现象。有一些基金管理者,本身的投资理念并不坚固、投资技巧并不娴熟,但是却把投资者交给他的钱,拿来当自己的赌注,压在一两个行业、几只股票上,甚至加上高杠杆去赌。如此投资,赌赢了自然奖金丰厚,真赌输了,在今天的基金管理制度下,大不了一走了之。
二曰:有名无实,出入异言,掩善扬恶,进退为巧,王者慎勿与谋。
七害中的第二害,说的是有些人虽然没有本事,但是却装出有本事的样子来,“出入异言,掩善扬恶”,讲话尽可能的夸张,把自己的能力说的大大的,短处却闭口不提。《六韬》说,如此之人,为君王者一定不能被他夸夸其谈的样子所骗,不能和他商量国是。
在今天的投资工作中,我们也会看到一些研究员,不以扎实的研究功底、细致的分析逻辑、完整的数据链作为分析的基础,而是依靠出一个噱头很大的报告、讲一些耸人听闻的判断,比如“指数必上多少多少点”、“某某股票几十年以后目标价多少”、“某某板块爆发在即”,等等。对于这些研究材料,有经验的投资者,一定得记住“慎勿与谋”。
三曰:朴其身躬,恶其衣服,语无为以求名,言无欲以求利,此伪人也,王者慎勿近。
七害中的第三害,指的是有些在君王面前的人,明明心里好名、好钱、好官位,却装出一副淡泊名利的样子,“语无为以求名,言无欲以求利”,用假装出来的无为无欲,从君王这里骗取好处。这种人是虚假之人,君王一定要擦亮眼睛。
这样的虚假之人,在今天也能找到他们的身影。在今天的企业界,我们偶尔能看到一些企业管理者,一见面就大谈虚无、情怀、愿景,但是却闭口不讨论行业的细节、不谈企业具体的运营细节。对于这样的企业管理者,我们一定要心如明镜,做到“慎勿近”,别被他们看似无私、有情怀、有理想的表象所骗。
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有情怀的企业家都是假的”,而是“有些情怀是假装出来给人看的”。区别这两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这位企业家在谈论情怀的时候,是否能对细节和具体业务也一样如数家珍。如果答案为否,那么情怀是假装的概率,就要大的多。
四曰:奇其冠带,伟其衣服,博闻辩辞,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王者慎勿宠。
《六韬》所说的第四害,是指一些人通过华丽的衣服、看起来深奥的说辞、华丽的言语,“奇其冠带,伟其衣服,博闻辩辞,虚论高议”,来欺骗君王的耳目。但是,这些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实际上心里想的根本不是那回事。
在今天的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里,我们会看到有一些人,不在真实的企业分析水平上下功夫,却把精力完全用在华丽而考究的西装、动辄上百页的PPT、海量的图表和数据上(适当用一点精力是行业惯例,无可厚非)。当这些看起来非常炫目的衣服、数据表格、PPT展现在企业客户面前时,不少企业客户会被震撼到,以为华丽的商业外表背后,就一定代表着商业逻辑的正确性。
反之,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些真正的投资大师的服装、报告,就会发现他们往往朴实无华。比如说,在彼得﹒林奇的著作《彼得﹒林奇教你理财》(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封面上,林奇的西装的肩线就很不考究,而且明显大了一号。很显然,大了一号的西装更舒服:醉心于投资的林奇并不需要依靠考究的西装来说服客户。
而如果我们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