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因疫情而被按下暂停键,街道空空荡荡,汽车的噪音被响亮的鸟鸣替代,窗里的人们在想些什么?城市空间本来因繁华而复杂,因集聚而多元,形形色色的人彼此见面,鳞次栉比的商铺热闹非凡。足不出户的日子里,人们都在“克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往日喧闹的街道在脑海中一再浮现。这城市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是每个人的好奇所在。
在特殊时期观察城市
疫情前,上海每周都有很多场“城市漫步”活动。爱好者、游客们相约行走在各个街区,观察、记录、拍摄并分享各种细节,热火朝天地交换彼此的意见。这既是一种玩法,也是一种对城市生活的深度考察。
其实,观察城市是很多行当最基本的工作方法。陈萍在上海市长宁区从事房产中介行业,居家封控期间,她继续在朋友圈发布新找到的房源,其中不乏建造历史悠久、装修别致的老房大宅。在她的朋友圈欣赏这些文化遗产房屋内景,是一个惊喜。
平时每天都在外面跑,小区封闭前,她“忍不住去看了像跨年一样的夜晚”,拍下了还在营业的店铺和购物后匆匆赶回家的居民。
儿童绘本作家璇子平常就很留心社区中可爱的一切,小朋友、小动物、植物都在她的关注范围。封控中,在高层住宅的窗台上,她居然发现有一只小松鼠来捡拾果子吃。可爱的形象也被她画成了画,调皮但没法出去玩的小朋友隔着窗户跟小松鼠打招呼。
童书策划人李佳怿看到璇子的画,打趣道:“人们足不出户,动物成了城市的主人。听说有野猫叼走居民团购来的鱼,窗外的鸟叫声也愈发自在放浪了。隔着玻璃看动物的我们,成了被它们观看的‘人类动物园’。”
小朋友们和关心小朋友生活、游戏环境的人们,对城市观察得很仔细,敏锐地感知到各种各样的变化。
一些走出家门当小区志愿者的居民,忙碌之余,也有了一点点“优先权”,可以近距离看一看特殊状态下的城市街道。
住在长宁区的社区志愿者晴晏在社交网络写道:“下午,一辆卡车停在窗外卸货,憋得不成样子的我,冲过去仔仔细细观察人家的车、卸货的人以及卸什么货。小区群同时也热闹了起来,临街户的邻居们全部趴在窗户上,给其他楼的邻居直播。来的是第三批免费物资。”
住在静安区的色拉酱也说:“社区群里有了全新的互助请求,求沿街居民多拍点街景看看。”春色满园关不住,何时能到镜头中?艺术家邱戟住在徐汇区的一处老街区,疫情以来只能在家里创作。邻居拍了街景照片发给他,他根据照片画画。画作中绿树成荫,老房子的红色屋顶点缀其间。
还有人“想出去看看”,就通过电子地图的街道实景功能看世界。爱好旅游的退休职工许叔叔看了看日本东京浅草雷门附近的街道和行人,还通过网络直播欣赏德国城市德累斯顿易北河畔的景色。时尚杂志编辑chloe则在实景地图上“畅游”了意大利卡普里岛,给自己合成了打卡照片,写上“只要够乐观!”
疫情虽然暂时阻挡了人们漫步城市的脚步,人们却并不打算抑制自己观察城市的欲望。人人都有自己的办法。
当目光重回城市街区
也许城市恢复正常以后,会顺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发生更好的改变。邻里互助的默契、为社区奉献的精神,和每个社区里微小的变化一起,都将为城市的未来景观添一抹亮色。
人们观察城市的欲望也在回弹。当人们通过较长时间的封控生活,体验到城市需要什么、城市生活中最可贵的是什么,对城市空间改造更新的需求、重构城市生活方式的念头就会释放。重新去了解这座城市,是推动其变化的重要一步。
美国城市规划学家阿兰·雅各布斯在《观察城市》一书中提出的方法和思路,就很值得我们参考。他认为:“城市的物质、社会和经济的结构往往以相互关联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改变。当城市发生了新的变化,居民和他们的代表,包括城市规划师,都会做出回应。”
此雅各布斯并非那位大名鼎鼎的简·雅各布斯,但他们提倡的精神是一致的。30多年前,阿兰·雅各布斯利用带研究生一起考察美国多地城市街区的机会,思考观察城市的方法,总结经验,写下了这本《观察城市》。
《观察城市》
[美]阿兰·B.雅各布斯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雅各布斯在书末提出了他的宗旨:“我们应该利用好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我们在城市环境中观察到的现象去了解更多信息;更加有意识地、有规律地将观察作为一种分析和决策的工具;使用我们所了解的信息去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土地之间的和谐共存。”
用本书译者之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王璐的话来说,这本书“从找寻线索到探索未知,为我们观察和理解城市提供了清晰的架构与方法。”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包括城市规划者、开发商、银行家、社会活动家、城市观察家和政治家,他们每天有意或无意地从周遭的物质环境中获取很多线索,并基于这些信息来决定他们的行动。”这是阿兰·雅各布斯对“观察城市”的“定义”。
前述几位上海居民正是这样做的。地产中介陈萍通过搜索、观察和联络来获取房子可能出售、出租的信息,观察不同的街区来考量交易价格。绘本作家璇子观察孩子们的生活状态,从城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