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销量"弱周期"的基建镜像: 物流不畅抑制项目开工 二季度将成投资提速关键期
时间:2022-04-16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一直以来,挖掘机销量被视为经济“晴雨表”,挖掘机销量增长往往意味着基建活跃、投资强劲。然而,本该是工程机械销售旺季的3月份,挖掘机销量却出现大幅同比下滑,国内销售甚至下降超过6成。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挖掘机销量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疫情影响下基建开工延缓的现状,但背后也与去年挖掘机销量超高基数、当前需求端资金不到位以及物流运输不畅导致延期交货等多重因素相关。事实上,挖掘机行业也具有一定周期性,目前“弱周期”信号已开始显现,但挖掘机市场的短期内回冷并不能完全代表宏观经济走弱,市场对后续基建发展态势也仍保持着一定信心。

作为经济稳增长重要抓手,基建投资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一季度,全国多个省份的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国务院也要求抓紧下达剩余专项债额度,以扩大有效投资稳经济,并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多位受访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重大项目对基建投资的支撑作用将明显增强,虽然当前受疫情影响略显放缓,但总体项目需求只会延后不会减少,二季度是稳增长关键窗口,具备实施条件、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重大项目将加快建设、提前建设。

挖掘机销量为何下滑?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统计显示,3月销售各类挖掘机37085台,同比下降53.1%;其中国内26556台,同比下降63.6%;出口10529台,同比增长73.5%。该协会副秘书长吕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去年的超高基数叠加疫情影响、物流不畅延期交货等因素,综合使得3月国内挖掘机销量下滑明显。

“3月是国内挖掘机市场传统旺季,但今年热度明显不及预期,除需求端资金到位和设备结款情况恶化等因素之外,近期多地疫情散发导致许多项目停工,开工率下滑,销量止跌企稳还需要一段时间。”一位工程机械销售经理说。

部分挖掘机品牌的开工数据也对此有所体现,小松官网显示,继2月同比增速转正后,3月中国地区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为101.2小时,同比下降16.9%,增速再次呈负增长。

“需求只是被疫情阻滞,并不会消失,基建开工向挖掘机销量传导的时间大约是1-3个月,所以行业旺季可能会推迟到5、6月份,全年前低后高的逻辑并没有改变。”上述销售经理认为。

吕莹还指出,挖掘机行业存在明显周期性,2017-2020年国内挖掘机销量持续高速发展,每年同比增长都超过10%,2021年3月达到顶点后,转向存量市场的趋势逐渐明显。这意味着,过去多年挖掘机销量作为经济“晴雨表”的状况可能有所改变,只是反映市场存量增多,并未实质性反映经济形势。

另外,吕莹强调,国内市场需求也远未见顶。截至2021年底,我国挖掘机保有量超200万台,超过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之和,但从单位建筑业总产值对应的挖掘机保有量看,中国约为每10亿美元428台,仅为日本的32%,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短期内行业要从存量市场寻求增长,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节能化转型,缩短工程机械更新周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传统基建更新升级、民生项目覆盖面扩大等需求也会逐渐传导到工程机械行业。”

多因素形成基建短期制约

挖掘机销量下滑,让基建投资态势备受关注。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导向下,2022年被不少研究机构定义为“基建大年”,但从当前来看,基建开工进度并不理想。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3月全国各地共开工16740个项目,环比下降18.2%,总投资额近7万亿元,多地开工项目投资金额同环比出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受疫情影响较小的中西部地区增势明显。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疫情和成本因素或对短期基建投资回升形成制约。一方面,疫情影响人流、物流正常流动,不利于项目现场作业和物料运输,对基建投资增速形成一定扰动;另一方面,国外输入性压力导致国内基础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或从成本和意愿两端制约基建投资增速回升。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总经济师陈中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3月份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业的比重较上月上升7.5个百分点至43%,为近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上游原材料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往往采取封闭式管理,生产稳定但是运输物流不畅,原材料进场受阻,严重拖慢了基建施工进度。

3月30-31日百年建筑网调研230家水泥汽运物流企业发现,出车率为50.56%,日均货运量是正常的43.88%,3月平均运费环比上涨9.7%,其中华北市场出车率全国最低,仅28.8%。河北某建材物流公司介绍,正常情况下水泥汽运物流企业出车率可达七成以上,但目前部分地区货车司机居家隔离或出于安全考虑不愿接单。

钢材运输亦如此,一家钢贸企业负责人表示,受疫情影响,部分钢厂停止发货,公司在吉林、唐山、廊坊等多地的钢材配送业务都受到影响,3月公司出货量仅几百吨,而往年同期高达数千吨。

对此,近期国家多部门先后发文,要求全力保障货运物流特别是医疗与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物资、邮政快递等民生物资和农业、能源、原材料、重点工业品等重要生产物资运输畅通。

同时,多位受访人士普遍对后续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抱有信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