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重大项目是我国投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五年规划的重大项目和每年的各地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国家级重大项目和地方重大项目。今年以来,国家级“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各省2022重大项目投资计划都明显提速。我们认为受减税降费和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影响,今年政府财力紧张,一般项目投资受到客观制约,有资金保障的重大项目将是今年扩投资、稳增长的主力。
理解重大项目的两个维度:(1)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理解重大项目。一是从规划时间来看,分为纳入五年规划的重大项目,以及每年的各地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二是从等级体系来看,分为国家级重大项目,和省市县级等地方重大项目。(2)重大项目既不等于基建投资,也不等于当年的固投,重大项目除基建外,还包括产业和民生项目,我们预计省市县重大项目投资约为固投的一半。
“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1)102项重大工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建设项目(包括单项和打捆项目),第二类是不直接形成投资的、非建设性的重大任务。(2)比较十三五”165项重大工程和“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从数量来看,“十三五”24专栏列165工程,“十四五”19专栏列102工程。从内容来看,“十四五”减少了人才、金融、海洋、就业等四方面的项目,增加了经济安全保障工程,仍保留的重大工程内涵也发生了较大改变。
各省2022重大项目:(1)今年20个可比省份重大项目投资计划规模达9.7万亿,增速9.7%。(2)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往往能超额完成,2021年10省平均完成率为115%。(3)从集中开工来看,今年各省重大项目开工比去年同期早1个月左右,大部分省份的集中开工项目投资额都有两位数增长,体现出“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一季度、上半年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对实现全年目标至关重要”。(4)从结构来看,各省重大项目包括四类:基建、产业、民生、其他(如生态环保等),其中基建和产业两类占比往往在75%以上。
如何筹资:重大项目主要由财政资金保障,此外,也在鼓励社会资本(或民间资本)参与。财政主要通过专项债和财政直达资金,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在财政支出中,重大项目与民生支出优先度较高。
重大项目与稳增长:受减税降费和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影响,今年政府财力紧张,一般项目投资受到客观制约,有资金保障的重大项目将是今年扩投资、稳增长的主力。2022是“十四五”第二年,相比“十三五”收官之年的2020,项目储备更加充足。
风险提示:重大项目推进落地不及预期;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疫情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导致部分项目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