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开局平衡
时间:2022-04-14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3.4%;进口4.19万亿元,增长7.5%。

4月13日,国新办就2022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3.4%;进口4.19万亿元,增长7.5%。

受访专家指出,总体来看,一季度外贸实现了“开门红”,外贸总值创历年同期最高,预计外贸对一季度拉动较为明显。这一方面是因为全球需求复苏对外贸拉动作用明显;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制造业率先恢复,产能配套能力与外贸适应能力较强;此外,国内外贸纾困助企政策效果持续发挥作用。

不过,中国外贸实现开局稳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指出,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外贸所处的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发展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叠加去年外贸基数较高等因素,实现稳外贸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外贸开局稳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3.4%;进口4.19万亿元,增长7.5%。

李魁文分析外贸增长主要拉动因素包括:我国经济韧性强,为外贸增长提供坚实的支撑;世界经济整体仍呈复苏态势,国际市场对我产品需求增长;三是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外贸市场主体保持发展韧性。“此外,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进口值。”李魁文说。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一季度外贸在去年高基数上进一步增长两位数,基本实现了开门稳,这也得益于中国制造业对国际市场需求的满足能力进一步增强。

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一季度,我国部分重点出口商品量值减少的同时,出口总额却创下新高。

对此,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这是我国出口商品附加值增加的体现。

白明分析,我国一般贸易增加是外贸开局稳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贸易是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载体,因为承载了较高的技术含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等,所以附加值更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提升对稳定我国外贸尤其是出口支撑效果明显。

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5.95万亿元,增长13.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3.2%,比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28万亿元,增长17.9%;进口2.67万亿元,增长9.3%。

李魁文在会上指出,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43.2万家,同比增加5.7%,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4.1%,较外贸整体增速高3.4个百分点,拉动外贸增长6.6个百分点。

白明认为,民营企业对中国外贸增长的拉动效益明显,是中国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以及民营企业自身经营机制灵活的体现。民营企业在稳就业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对于中国稳外贸的作用不容小觑。

一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达到1.35万亿元,同比增长8.4%,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4%,领先欧盟30亿元,重回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李魁文指出,一方面,随着RCEP的正式生效,新的制度红利正进一步密切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另一方面,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了我国西部与东盟国家的紧密相连,有力保障了双方经贸往来畅通。此外,区域产业链稳定恢复及积极扩大自东盟农产品进口也共同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保持良好态势。

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规模占与RCEP贸易伙伴外贸规模的47.2%,占比接近一半。其中,中间产品进出口8384亿元,占我国与东盟外贸规模的62%。

魏建国认为,今后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将会在东盟、欧盟和美国之间轮换。首先,目前世界仍处于疫情的高发期,能够满足美国和欧盟大批量、多品种货物需求的国家只有中国;其次,RCEP的生效将为中国与东盟之间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尤其我国与东盟的中间产品贸易已经发力。

外贸增长压力加大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外贸增速在3月份有所下滑。

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21万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1.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进口1.45万亿元,同比减少1.7%。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提出,3月外贸增速有所放缓是符合预期的,主要受局部散发疫情、能源及原材料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及去年高基数影响。

他认为,局部散发疫情对外贸企业生产、物流运输和港口运转等环节的效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国际商品价格进口成本大幅上升及去年高基数影响对我国3月外贸进口构成拖累。

白明指出,3月份外贸增速下滑,主要是受疫情和地缘冲突的影响。尤其从进口方面,我国进口主要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特别是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比较紧密的长三角、珠三角,而这两个地方都不同程度上受到疫情的影响,需求的释放也相对减弱。

在魏建国看来,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我国进口会以较快的速度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