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造血"并举共享发展成果--壮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汉滨样本"
时间:2022-04-12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全区102万人口中,乡村人口占75.2万;28个乡镇和街道办中,只有一个不涉及农业……位于陕西南部的安康市汉滨区,曾是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重点县区、国家深度贫困县区之一,是农民占多数、农业占主导的农业大区,也是陕西省唯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超过10万人的县区。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如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初期,经营产业的能力和经验有限,如何应对经营风险压力?农村集体经济“蛋糕”做大后又如何进行有效监管?近年来,汉滨区抢抓政策机遇,坚持“输血”“造血”并举,以发展新社区工厂为重要载体,以“三变”改革为发展路径,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率先在陕西范围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任务。当农村集体经济“钱袋子”鼓起来后,又反哺到村级各项民生事业发展中,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率先实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任务

 

2020年2月27日,对于上百万汉滨儿女来说,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全域内宣告“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基本解决。

 

记者调研发现,回顾脱贫攻坚战役,汉滨区的“烙印”格外清晰,风烟在目:辖区内立地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分布零碎,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空壳村”现象十分突出,很多村级集体自身“零积累”甚至是“负资产”,且“造血”功能匮乏,自我发展能力薄弱,部分深度贫困村“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迎难而上,积极破题。汉滨区在实践中紧紧抓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这个“牛鼻子”。2017年以来,汉滨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目标任务、实施细则和保障机制,探索出一条壮大积累集体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新路径。

 

汉滨区委副书记向诗兵介绍,2018年,按当时贫困人口数量,汉滨区累计为355个行政村配比集体经济资金11.65亿元,平均每村达到328万元。为确保集体经济资金保值增值、发挥效益,由区级统筹,引导村集体将集体经济资金投资到区资产收益扶贫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和其他市场经营主体,每年按照资金的2%—6%提取固定收益。

 

2020年以前,收益主要用于贫困户分红,从2021年开始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及村集体经济扩大再生产和公益事业发展,构建村集体、经营主体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增强了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距离城区92公里的牛蹄镇朝天河村是汉滨区最偏远的村子之一。以前,村里没有集体经济,老百姓的贫困生活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

 

“2018年,朝天河村被确定为壮大集体经济试点示范村,区上统筹724.2万元扶持资金支持该村发展集体经济。现在,村上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建了加工厂、养殖场,2019年底村集体经营收益37.6万元。”驻村干部周以军介绍。

 

朝天河村只是汉滨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2019年,汉滨区在陕西省率先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空壳村”清零任务。据了解,汉滨村集体经济从零起步,滚动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区355个村入股10.64亿元,分红5015万元,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租赁收益1011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营收益合计6026万元,平均每村16.97万元。

 

“三变”改革做大做强集体经济“蛋糕”

 

汉滨区是如何从村集体经济的“差等生”到“优等生”的逆袭?记者调研了解到,汉滨区通过“三变”改革,着力发展“集体经济+社区工厂”模式尝试破题。

 

首先,谁来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汉滨的做法是,所有涉农行政村全部成立了具有特殊法人资格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全区304个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实行“一肩挑”,同步兼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汉滨区忠诚村党支部书记刘瑞红带领忠诚村整合镇内外1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资金1200余万元,建设设施蔬菜基地6个共1350余亩,形成产业链,带动了682户2081人发展蔬菜增收致富。

 

其次,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是什么?汉滨区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将各类生产要素整合聚集,进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汉滨区农村经营工作站站长张鹏介绍,“三变”其一是资源变资产,把土地资源折股量化,投入到市场经营主体,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其二是资金变股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后,不改变资金用途和性质,将产业扶持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产业奖补资金等资金,统筹纳入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使用;其三“农民”变“股民”,村集体经济通过占有股份确保群众权益,既发挥资金规模效益、解决发展资金短缺难题,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保值增值。

 

记者调研了解到,汉滨区将社区工厂建设作为村集体经济资金投资的主要平台,以“集体经济+社区工厂”模式,目前引导330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3.2亿元资金在五里工业集中区和大型搬迁社区投资建设社区工厂厂房、2021年实现集体经济收益1760万元。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各类新社区工厂179家,累计带动就业13200人次。新社区工厂员工月平均工资2200元以上,最高工资可达10000元。

 

除了社区工厂,汉滨区还将集体经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