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实现全年GDP增速目标更需努力
时间:2022-04-09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今年我国将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5%左右。政府工作报告指出,5.5%左右这一目标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而最近的疫情形势如同“倒春寒”,给正在“爬坡过坎”的中国经济带来考验。疫情影响下实现全年GDP增速目标更需努力。

疫情使原本逐渐恢复的经济受到新的冲击,因为需求的修复和预期的改善都需要时间,其影响可能延续至整个上半年。并且由于这轮疫情在我国核心城市暴发,疫情冲击的外溢效应会比较明显。因此,应高度关注经济的薄弱环节,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继续从需求端合理放松房地产调控;将基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目前宜更注重数量型工具的使用。

一、疫情使企稳中的经济受到新的冲击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但是,经济企稳向好的进程因疫情反弹受到影响。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9.5,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降为48.4,双双跌破荣枯线。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生产、需求较快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上升0.1个百分点至50.2;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6;服务业、建筑业景气度均有回升,消费也明显好转。今年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比2021年12月份增加5.0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增加2.8个百分点。从投资看,今年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上升8.3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由负转正,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较高。我国今年前两个月贸易顺差1159.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扩大19.5%。

但是,经济企稳向好的进程因疫情反弹受到影响。3月份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疫情暴发期。截至4月6日,现有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到24123人,无症状感染者132948人。因病毒传染性增强,防控也变得更加困难。3月以来,疫情波及29个省份,总体呈现流行范围广、规模性疫情与散发疫情交织、外溢病例及续发疫情多发等特点。为了应对疫情,各地普遍采取全员核酸检测、区域管控、减少人员流动等防控措施,经济运行也将承受较大压力。

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9.5,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降为48.4,双双跌破荣枯线,分别比上月低0.7和3.2个百分点。受疫情直接影响,非制造业景气指数下降幅度更大。同时,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从制造业PMI细分指数可以看出,疫情导致人员到岗不足,交货周期延长,物流运输不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造业供应链的稳定。比如,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6.5,比上月低1.7个百分点,是2020年3月份以来的低点。与国家统计局的制造业PMI一致,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也大幅下行至48.1。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在外需下降、运输条件变差的情况下,出口新订单指数创22个月来新低,制造业供给和需求出现了收缩的迹象。

二、疫情可能影响整个上半年的经济运行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会仅仅停留在3月。因此,应尽快遏制疫情的扩散蔓延势头,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3月往往是一季度经济运行最重要的一个月,因此疫情对一季度经济的冲击也会较大。从最近5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平均值来看,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贸易顺差分别占到一季度的32.8%、56.9%和27.2%。由于1至2月的节日消费贡献较大,因此3月的消费在一季度的占比略低于三分之一。但是,3月份投资活动在整个一季度的占比则超过一半。封控措施将明显影响项目施工,这将对一季度的投资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尽管3月贸易顺差在一季度的占比相对最小,但是从3月份出口金额、发电量等指标看,其在一季度占比仍超过三分之一。因而疫情对我国外贸部门和工业生产的影响也将较为明显。若根据支出法GDP中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者的占比作为权重,可计算得出3月份占一季度经济的份额高达43%。去年,一季度的经济增加值约占全年的22.3%,据此初步估算3月份的经济增量约占全年的9%。

从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会仅仅停留在3月。以上海为例,封控已经延续到了4月份。在全面排查后的动态管理期间,经济活动依然会受到疫情防控的诸多限制。即使经济在4月中下旬逐步恢复,疫情的次生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拖累5、6月份的经济增长。失去的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将很难弥补。不少小微企业、工商个体户面临生存考验,失业率将可能有所上升,并影响未来的消费潜力。疫情反复也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预期。疫后的经济恢复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从数据看,4月虽然是二季度经济占比最小的月份,但也有30%左右,并且4月份经济增加值的规模与3月相当,亦接近全年的9%。整个二季度的经济增加值约占全年GDP的24.4%。

疫情还会带来外溢效应。上海、深圳作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核心城市,是我国内外循环的重要枢纽,经济影响甚广。2021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的经济总量接近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上海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