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滞胀"危局下的中国经济:"微观搞活"是关键 对话望华资本创始人戚克
时间:2022-04-11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在乌克兰局势之外,美国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正成为全球经济界和产业界关注的重要焦点。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观察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美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2021年11月达到了6.8%,是近40年来最差的情况。因为自1982年6月之后,美国CPI最高没超过6.3%。

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在接下来的三个月——2021年12月、2022年1月和2月,美国CPI同比连续飙升了7%、7.5%和7.9%。考虑到乌克兰局势升级后各类商品价格飙升,经济学家普遍预计,美国CPI将在3月或4月突破8%。高盛借此下调了美国经济增长预测,认为明年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高达35%。

这也正式将美国推上了加息轨道,北京时间3月17日,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并成为美联储自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同时美联储官员预计2022年内或将加息六次,到2022年底至1.9%,到2023年底加息至2.8%。

由此,美国的“通胀暂时论”爆表,人们开始需要正视通胀背后的长期因素。与此同时,作为观察经济发展走向的重要指标,美国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在2021年11月达到了16.3%,随后的三个月,PPI的同比涨幅也分别达到了9.8%、9.7%和10%,这反映了全球供应链背后存在的隐形危机。

伴随美国开启加息周期,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是否会将世界经济带入滞胀的节奏,美国遏制通胀的一系列政策,比如加息、缩表,比如退出量化宽松等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怎样的传导反应,是否存在有效的解决方案,中国经济面临哪些挑战,是否依然会一枝独秀,企业家和投资人的机会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扑面而来。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望华资本创始人戚克。需要说明的是,在戚克的身后,不仅有波士顿顾问公司(BCG)、高盛纽约总部(GoldmanSachs)及中金公司(CICC)的资深履历,他同时毕业于以数学建模分析见长,顶级投资人巴菲特的母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他还是国内拥有海外常青藤院校留学背景后在中共中央党校获取经济学博士的第一人。

美国避免滞胀的最有效手段:停止中美贸易摩擦

我个人认为,美国避免滞胀的最有效手段是尽快与中国缓解贸易摩擦。

《中国经营报》: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滞胀,美国遏制通胀的一系列政策,比如加息、缩表、退出量化宽松等是否有效?

戚克:滞胀是非常恶劣的经济情况。美国近50年来,仅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过两次。我个人认为,在乌克兰问题爆发之前,美国陷入滞胀的风险不大。但乌克兰局势加大了美国陷入滞胀的风险,一方面影响了石油天然气、芯片(由于氖气的原因)等供给,价格上的大幅提升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也被进一步撕裂。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加上乌克兰局势,导致美国进入滞胀的风险蛮大的。

一般来说,随着美国滞胀的风险加大,其遏制通货膨胀的手段,例如加息、缩表等,会受到经济停滞不前的掣肘。尤其战争会加剧经济危机、供应链断裂的风险,因此美国在加息(即抑制通胀,对经济增长不利)方面要更谨慎些,因为世界有危机或经济放缓的风险。

然而,我们注意到,美东时间3月16日,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自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也表示,为了控制住物价压力,如有必要的话,美联储准备加息50个基点。

我个人认为,美国避免滞胀的最有效手段是尽快与中国缓解贸易摩擦,这样中国便宜的出口商品会拉低美国物价的上涨幅度;要知道,美国是不可能自己生产出便宜商品的,指望通过美国本地生产替代中国进口,只会加剧通货膨胀。

事实上,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严重的滞胀之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此后,两国经济走入了一段共同发展的时期,双方都享受了国际贸易的红利。

美国避免滞胀的唯一手段,是停止或缓解美国发动的中美贸易摩擦,从减征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开始。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当前美国通胀甚至全球通胀是由什么原因引发的?货币超发在其中占多大的比例?

戚克:美国货币超发是其通胀的主要原因,占到一半以上。其次是其他人为因素,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双碳”经济迫使企业选择高成本的非化石能源,乌克兰局势导致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等。

《中国经营报》:美国通过加息遏制通胀的政策,对全球经济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戚克:如果没有乌克兰问题,由于耶伦(2010年担任美联储副主席,2014年担任美联储主席)是金融危机后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操盘者,而她目前是美国财政部长,美国可以如法炮制2008年金融危机货币宽松政策的退出手段与节奏。但乌克兰局势加大了退出的难度与制约因素,美国退出更难了,滞胀的风险加大了。

《中国经营报》:很多研究机构都预期美联储会加息两次以上,并且纷纷调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评论界担忧美国加息可能会引发泡沫破裂风险,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戚克:泡沫破裂往往指金融市场的突然大幅度下跌。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时,美股已经三次熔断。乌克兰局势出现后,股市也已经大幅度下调。所以,现在的金融市场依然是脆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