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之际,一大批社区业主已在号召中投身抗疫战斗,成为了守护社区、参与基层一线服务的志愿者。
身在徐汇区的志愿者汤汤,是“80后”,入党已经十多年,她自己通过志愿者网报名加入组织,初衷是既服务好居民,又给大家带去幽默。但越是把志愿者工作干下去,她越是感受到社区基层服务的艰难和繁琐,这也是如今上海许多志愿者们共同遇到的问题。
杨浦区一位“团长”、“90后”女孩齐琪也向第一财经讲述了她的经历:在成为小区居民们每天都会召唤的物资团购负责人后,她组织的第一次牛奶团就以失败告终,而数量颇大的老年人群体不会操作线上下单,也让“90后”们感觉到崩溃。
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改善心态?这次试炼让这些业主志愿者感触颇多,以下是她们的自述。
“80后”老党员:忙到凌晨3点入睡,提出全套流程改进
我一开始为什么要做志愿者?是因为我很怕被吐槽。
由于本人厨艺不精,平时经常沦落到叫外卖吃,不然就是买一些食材在家涮火锅吃。听到浦东要被封控的时候,住在徐汇的我开始紧张了,就在网上买了很多物资和食材。想到我有这么多快递,那些送货的人会吐槽我,所以我计划自己参与送货。
还有一个原因,是之前在网上看了很多“大白”喊人下楼做核酸的视频,他们会用很多“梗”,我是一名党员,也想做这么一个优雅又幽默的志愿者,用我幽默的话术缓解大家的焦虑。
但是报名志愿者之前我经历了一些纠结,多年前,我在上海一家医院做过临终关怀志愿者,这个经历之后我曾经告诉自己不要再做志愿者了,因为很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
不过这次面对疫情,我还是决定上场了!作为普通党员,现在跟朋友合伙开一家初创公司,我想向社区报名但是一开始没找到途径。
由于做过志愿者,我回忆起上海有个网站叫志愿者网,就在手机上搜了,接着申请加入徐汇的志愿者组织,但是之后没有人联系我。我便把申请截图发到小区群里,询问大家如何通过审核。
群里有一个热心的志愿者告诉我,没那么复杂,她可以帮我报名,我便把年龄、性别、名字报给她,后来就顺利找到了组织。我发现当志愿者原来没有什么门槛,他们优先欢迎党员,但是任何人想出一份力,都是可以的。
找到组织的第二天我就被分配活了。那天我们小区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我没有被分到用喇叭编段子的活,而是被安排在核酸检测点守着一个测温仪。
我傻傻地站在测温仪前面四五个小时,至今还记得它的型号是“得力13021”,在淘宝上卖300多块钱,中途测温仪坏了两次,我通过百度修好了。
志愿者的工作安排不会跟想象中一样,有时候就是非常细碎的事情,甚至让我怀疑坚持的意义。比如,又有一次,我被安排值班一整个下午,就是盯梢两台电梯,看有没有居民擅自下楼。
有一天下午4点,突然有人通知我,我们小区第一个成规模的团购到了,是由小区一位帅哥搞来的团购,物资内容是酸奶和奶酪。一直想做运输工作的我,赶紧跑去帮忙。
原本以为送货只需要出苦力,是最不复杂的工作,结果大大超出了我们预期,一堆鸡飞狗跳的情况出现了。
开始我们天真地以为,半小时以内就能把东西送完,但是从清点货物开始,我们就发现商品出了问题,有一种品类没送全,还有一种品类送多了。清点货品就搞了很久,确定商家送错后,我们让“团长”联系商家,但是商家表示不会再次配送了,少送的品类愿意退款。
我们不得不商讨如何对居民们交待,哪家被分少了恐怕都不会开心。
而且,从小区大门到我们楼下的最后几百米,我们还得徒手搬运,看到一个小推车想借用下,还被隔壁楼先抢走了。
这时候已经远远超出我既定的值班时间,但因为酸奶团的问题是我工作时间遇到的事情,我不想把活留给别人,就留下来继续处理。
我们决定先不要在居民群里说货品少掉了,避免引发口水战,而是在送上楼时当面告知:“这次东西少了,但是因为情况特殊,不能再次派送了,请理解。”我一开始觉得会有人不满,比较意外的是居民态度都很好,没有人在意货品少了这件事,而是感谢了志愿者的付出。
这批酸奶一直派送到晚上8点半,我才得空去吃饭。晚上9点,看到志愿者群里说,又一大波团购物资到了,我瞬间头皮发麻,想到不能让值班志愿者一个人应对这批物资,所以我又去支援了。
这批物资来自于小区一位业主的个人“资源”,团购品类包括三种蔬菜、四种水果以及鸡蛋,送过来以后我们又傻眼了,所有物资尚未按户分拣好,都是集中堆在一起的。
首先要解决的,还是物资从小区大门口到楼下几百米的问题,于是我们又找到了小推车,仅仅是从大门口到楼下,前后来回,每个人就跑了三四趟,已经晚上10点钟了。
幸亏这时候来了好几个帅哥帮忙分拣,我们发现这批物资在订货时,各家的需求都非常个性化,比如A户只要番茄和鸡蛋,B户只需要白菜和水果。面对都混在一起的货品,我提出反对继续按个性需求分配,那样会累死志愿者,而是应该直接平均分配,即便这样,任务都非常艰难,分拣完以后已经11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