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伦敦金融城市长柯文森(VincentKeaveny)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中国是英国重要的合作伙伴,与英国建立了良好的投资合作关系,两国将进一步加深合作,这符合双方共同的商业利益。
伦敦金融城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管理着全球约15%的资产,总额达到11万亿英镑。伦敦金融城市长是金融城的领导者,也是英国金融服务业的宣传大使,任期为一年。柯文森于2021年11月被任命为伦敦金融城市长。
近日,柯文森在英国开启了一场线上访华之旅,在四天的时间内与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地的监管机构代表和金融企业高层举行了会谈,旨在推介伦敦金融城作为全球绿色与可持续金融中心的机遇,进一步促进中英两国在金融与专业服务领域的商业合作。
柯文森指出,中英经贸合作为英国创造了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英国对华金融服务出口总额达到了近10亿英镑。同时,伦敦是继香港之后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也是中国企业募集资金的首选之地,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沪伦通”机制。
在他看来,中国的“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开放金融服务业等战略意味着中国将继续把伦敦作为优先合作伙伴。越来越多的中国金融和专业服务机构落户英国,尤其是在伦敦金融城——目前已有40多家中国金融机构入驻。
尽管英国“脱欧”给伦敦金融城带来冲击,但根据英国智库Z/Yen集团的研究,英国仍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柯文森表示,英国依然是世界领先的金融服务出口国。“未来英国仍将面临各种挑战,但我们将不断夯实伦敦金融城作为世界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并持续增强伦敦金融城对国内外人才的吸引力。”
“中国将继续把伦敦作为优先合作伙伴”《21世纪》:可以分享更多关于“云”访问中国的细节吗?具体访问了哪些中国企业和组织?本次“云”访问的目的是什么?都谈到了哪些话题?
柯文森:在本次中国“云”访问之旅期间,我作为英国商业代表团的一员跟团访问了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地,与当地的金融与专业服务行业的企业高层和监管机构代表会面。随后,我还会与兴业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会面。
本次中国“云”访问之旅旨在促进中英两国在金融与专业服务领域的商业合作,展现伦敦金融城作为领先的全球绿色与可持续金融中心能够为全球企业提供广阔的机遇,通过实施“GlobalInvestmentFutures”推广计划,将英国发展为世界领先的投资管理中心。
无论是在资金、知识还是全球影响力方面,英国和伦敦金融城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将为中国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全球布局和发展提供支持。中国是英国重要的合作伙伴,与英国建立了良好的投资合作关系。未来,中英两国将进一步加深合作,这符合双方共同的商业利益,而伦敦金融城在创新和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方面的领先优势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1世纪》:去年中英贸易再创新高,中国对英投资增长两倍多。你如何看待后疫情时代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
柯文森:中国的“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开放金融服务业等战略意味着中国将继续把伦敦作为优先合作伙伴。越来越多的中国金融和专业服务机构落户英国,尤其是在伦敦金融城——目前已有40多家中国金融机构入驻。
中英经贸合作为英国创造了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英国对中国金融服务出口总额达到了近10亿英镑。此外,伦敦是继香港之后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也是中国企业募集资金的首选地,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沪伦通”机制。
“沪伦通”扩容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竞争力《21世纪》:你对“沪伦通”的运作有何看法?迄今为止,只有少数中国企业通过“沪伦通”成功上市,而通过“沪伦通”在中国上市的英国企业还未出现。“沪伦通”是否未能达到目标规模?你看好“沪伦通”的发展前景吗?
柯文森:我仍然对“沪伦通”的未来发展保持乐观态度。“沪伦通”是近年来最受期待的双边倡议之一,它深化了中英金融合作,扩大了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准入。值得高兴的是,目前已有四家中国企业通过“沪伦通”上市。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来自中英两国的企业选择“沪伦通”。
创新是伦敦保持其作为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关键。将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与世界上最国际化的金融中心之一连接起来,对英国、中国甚至全球经济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全球投资者现在可以通过伦敦从中国的增长中受益,而英国上市公司可以直接接触中国投资者。
《21世纪》:“沪伦通”已扩容接入深圳证券交易所(SZE)以及德国和瑞士的证券交易所。你对“沪伦通”的扩容有何看法?伦敦方面将其视为一次挑战还是一大机遇?
柯文森:“沪伦通”接入其他交易所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做法,可以扩大开放中国资本市场,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此次扩容也有助于促使更多伦敦证交所上市公司借助进入深圳市场的机会,探索在中国市场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自扩容消息发布以来,业界和其他交易所都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人民币伦敦离岸市场持续增长《21世纪》: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公布的数据,全球使用人民币支付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