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支持上海中小企业抗疫情快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4-06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一、疫情冲击下上海市中小企业支持措施

近日,国内多地新冠疫情散发,上海疫情防控形势尤为严峻。短短几天内,上海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突破万例。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出重要指示,自3月28日起,上海全员核酸筛查,浦东浦西分批封控,封控区内企业封闭生产或居家办公。尽管此举是在非常时刻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之决策,但同时也给封控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冲击。

为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支持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发展。日前,上海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做好上海银行业无缝续贷有关工作的通知》,推进无缝续贷方式增量扩面,降低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实现贷款到期和续贷的无缝对接。3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要综合实施退税减税、降费让利、房租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助企纾困政策,全力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克服困难、恢复发展。上海市人社局出台支持抗疫十六条政策措施,其中包含全力做好援企稳岗稳就业工作相关举措。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上海地方金融组织进一步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减费让利中小微企业、提升融资服务能力和便利度等举措精准发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此前,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还出台了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加大金融助企纾困、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开展专项企业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加强协调服务和宣传工作等六个方面十八条举措,以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全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发挥中小企业在疫情防控、稳定经济、普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票据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良金融工具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都是社会热议的重点,疫情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冲击尤为突出。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数据显示,2016-2019年以来,中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一直稳定在51%-63%之间,小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稳定在55%-72%之间,受新冠疫情冲击,中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在2020年二季度末突增至66.9%,小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更是达到了78.6%的阶段性高点。虽然近两年贷款需求指数有所回落,但是受今年一季度疫情影响,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指数迅速回升。从资金周转状况来看,超半数的企业反映资金周转状况一般,且有13%左右的企业资金周转存在困难,资金周转良好的企业仅占1/3。面对中小企业居高不下的资金需求,银行信贷支持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虽然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但证券市场、银行市场较高的准入门槛时常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票据是集支付、结算、融资、投资、交易、调控于一体的信用工具,不仅功能作用丰富,还具有多样化的产品体系,能够满足企业多方位的融资需求。不同于其他短期融资工具,票据具有普惠特性,准入门槛较低,融资手续便捷,融资成本低,流动性强,而且票据具有到期无条件付款的特性,具有追索权,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作为支撑,为企业回款提供了保障,票据的这些特点和优势使其成为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良好工具。

三、票据支持上海中小企业抗疫情快发展的思考

1.转变观念,票据有利于便利中小企业资金获得

中小企业往往通过贷款获取商业银行资金支持,然而一直以来,中小企业信用程度差、业务风险大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小企业市场认可度低,资金融通不畅现象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银行出于自身利益和风险控制考虑,往往缺乏中小企业业务办理的主动性,受准入门槛、授信额度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往往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票据作为一种普惠性金融工具,具有准入门槛低,融资成本低等特点,可以作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抓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22年2月,签发票据的中小银行5.7万家,占全部签票企业的90.9%,中小微企业签票发生额0.9万亿元,占比63.4%;贴现的中小微企业7.0万家,占全部贴现企业的96.8%,贴现发生额0.8万亿元,占比72.0%,中小微企业已然成为票据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商业银行及中小企业可以转变固有观念,拓展资金融通渠道,将票据作为中小企业抗疫情快发展的有效金融工具,通过票据这一信用工具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周转,助力企业度过难关。

2.发展票据承兑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票据业务与实体经济发展高度相关,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票据承兑发生额与GDP相关性达到了92%,贴现发生额与GDP相关性达到62%,票据市场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上海经济发展程度高,然而票据承兑发展未能与其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2018年上海票据承兑发生额与GDP比重仅有24.42%,远低于山西、辽宁、福建、浙江等省份。[①]相对于上海巨大的贴现体量而言,票据承兑力度仍显不够,应进一步加大承兑发展力度。

3.积极发挥贴现再贴现支持中小企业作用

票据因融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