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动荡中酝酿变局
俄乌冲突仍在持续,谈判相对胶着并呈现长期化趋势,但欧美俄之间制裁与反制裁的博弈并未缓和,甚至蔓延至新的领域,俄罗斯与欧美国家的关系跌入历史冰点。3月23日,俄罗斯推出“卢布结算令”,宣布对于“不友好国家和地区”改以卢布支付天然气交易。3月25日,俄罗斯宣布在3月28日至6月30日期间以1:5000的比例将卢布挂钩黄金,以开启卢布金本位体系来助力本币稳定汇率。3月29日以来,俄罗斯继续释放信号,考虑将卢布结算进一步扩大至包括粮食在内的其他大宗商品及美元计价债券的可能性。以货币和外汇为突破口的反制裁措施急剧升级,也引发市场聚焦俄乌冲突在金融领域的延伸路径和特殊影响,特别是国际货币体系因之受到的冲击和影响相对凸显。有鉴于此,本文着力针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发展和未来演绎进行探讨,以厘清脉络,助力投研。
A国际货币体系历史沿革
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历史上依次出现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三大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是指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制度,是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推行于19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其典型的特征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以及黄金自由进出口,这就保证了外汇市场上汇率的波动维持在由金平价和黄金运输费用所决定的黄金输送点以内,即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从而,金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固定汇率制货币体系,相对应的,国家间的经济往来和国际资本流动管制较少出现。同时,英镑在这一时期代替黄金执行国际货币的各种职能,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这归因于英国依靠其“世界工厂”的经济大国地位和殖民统治政治大国地位,以及在贸易、海运、海上保险、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使英镑成为全世界广泛使用和普遍认可的货币。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由此建立。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幅缓慢的黄金生产量显然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求,一方面,金铸币流通的基础被极大削弱;另一方面,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其在各国的分配愈发失衡,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严重破坏。最终,两次世界大战的接连爆发,使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军备,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二战”之后,西欧国家相对衰落,美国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1944年7月,凭借战后拥有的全球四分之三黄金储备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国地位,美国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法定兑换率为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同时各国锁定汇率,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变动幅度不得超过1%。为稳定这一汇率,还专门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两大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从而实质上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资本管制随之逐步放松。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同时,美元凭此逐步走向霸权。
随着时间推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逐步显现,即美元供给过多不能保证全部兑换黄金,供给不足则国际清偿手段不足,此即为“格里芬之谜”;另外,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发,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1971年,美国政府再也无力承担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正式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固定汇率转向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此终结。
现行货币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崩溃后不断演化的产物,被称作牙买加体系。具体而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步入漫漫长途。1976年,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定》,确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继续维持全球多边自由支付原则,国际资本流动进一步扩大。尽管美元的国际本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遭到削弱,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特别是1974年8月美元与石油的挂钩稳固了美元的核心货币地位。只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准则与规范至今已支离破碎。因此,现存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完全依赖于中央银行信用的信用货币体系,规则极度弱化导致重重矛盾,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引发金融市场全球化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加强时,该体系所固有的诸多矛盾日益凸显,由此牙买加体系亦被称作“无体系的体系”。
时至今日,国际储备货币主要有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这五大货币按照一定的比重组成了“SDR”,即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是IMF创设的一种国际支付手段,用于国际收支中逆差的结清,还可像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作国际储备。
IMF于3月31日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由2021年三季度的2.66%升至2.79%,列全球第五位。这也是IMF自2016年开始公布人民币储备资产相关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不过,虽然面临着不同货币的持续冲击,但目前美元仍是全球主要央行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