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月制造业PMI为49.5%,预期49.8%,前值50.2%。中国3月非制造业PMI为48.4%,前值51.6%。
概括讲,3月PMI的生产和订单指数明显回落,价格指数大幅上涨,疫情频发、地缘动荡、房地产低迷等增加当前经济下行压力。
国常会强调“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不出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强调“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预计近期稳增长措施有望加码加快,具体措施包括新基建投资、房地产软着陆、宽货币宽信用、降低利率、退税减税等。
一、国常会: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不出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
2022年中国经济关键词:双周期、稳增长、宽货币、新基建、软着陆、提估值。
3月29日国常会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不出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制定应对可能遇到更大不确定性的预案。
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是带动消费扩大内需、促就业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按照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原则,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3.65万亿元。下一步,一要抓紧下达剩余专项债,向偿债能力强、项目多储备足的地区倾斜。二要更好发挥专项债效能。坚持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加大惠民生补短板等投资,支持新基建等增后劲上水平项目建设。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快项目开工和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三要用改革的举措、市场的办法,发挥专项债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四要加强资金管理,严禁违规兴建楼堂馆所、形象工程。五要统筹把握国债、地方债发行,防范债务风险。鼓励境外资金购买国债,落实好税收优惠。金融系统要保障国债有序发行,支持项目融资。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一季度例会强调: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稳增长是今年宏观经济头等大事,考虑到一季度受疫情频发、地缘动荡、房地产低迷等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预计近期稳增长措施有望加码加快,主要抓手为新基建投资、房地产软着陆、宽货币宽信用、降低利率、退税减税等。
二、3月PMI生产和订单明显回落
3月制造业PMI为49.5%,较上月下滑0.7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滑2.4个百分点。生产、订单、就业及进出口均降至收缩区间。
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5%和48.8%,分别较上月变动-0.9和-1.9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消费好于行业大类。饮料、化纤、计算机、电气机械均高于临界点,保持扩张态势;但受疫情影响,纺织、纺织服装服饰、通用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降至45.0%以下低位。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大幅低于上月1.8个百分点,仍连续十一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主因欧美经济扩张趋缓和地缘事件。受国际地缘因素影响,部分外贸订单减少;3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为58.5%,欧元区制造业PMI为57.0%,德国制造业PMI为57.6%。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4%,低于上月2.7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整体0.9个百分点,持续逆势扩张。从企业用工和市场预期看,高技术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2.0%和57.8%,高于制造业总体3.4和2.1个百分点。
三、3月国内疫情扩散,显著影响工业生产和服务业活动
3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8.8%,较上月下滑2.4个百分点,疫情扩散是重要原因。2月以来,多地出现疫情,并采取暂停交通、居家办公等措施进行疫情防控。截至3月29日,新增本土病例180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51例;其中,吉林、上海新增确诊1340例、355例,无症状感染者为835例和5298例。
供应配送时间为48.6%,下滑1.7个百分点,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部分调查企业反映,受本轮疫情影响,人员到岗不足,物流运输不畅,交货周期延长。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明显下滑,为46.7%,较上月下滑3.8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业务活动明显减少,商务活动指数均下降20.0个百分点以上。
四、房地产市场仍不景气,稳房市政策有望因城施策加快出台,房地产是周期之母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3月30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指出,“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财政部表示: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3月房地产商务活动指数38.2%,比上月下滑7.9个百分点;订单35.6%,比上月回落4.6个百分点。
3月前30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套数和面积同比均为-48.5%,环比23.1%和19.8%,环比为正增长与季节效应有很大关系。1-2月房地产销售、资金来源、土地购置、新开工、施工、竣工等数据均大幅负增长。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分别为-42.3%和-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