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时不我待 科学精准抓细抓实各项防控工作
时间:2022-03-30 00:00:00来自:健康中国字号:T  T

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关键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研判,指出明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进一步动员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到疫情发现更早、疫情处置更快、防控措施更精准、服务群众更到位,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控工作必须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判断防疫成效的首要标准。

回顾两年多来的抗疫历程,从武汉保卫战的应急阶段,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的全链条精准防控……我国的防控举措、诊疗方案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不断优化调整。抗击疫情的中国答卷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要最大限度缩小疫情影响范围,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重症和死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前所未有地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救治,尽最大努力做到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患者。针对近期疫情特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迅速派出国家工作组,赴吉林等省份,深入一线指导疫情处置工作,会同当地共同分析研判疫情形势,研究疫情防控措施,加强患者医疗救治,全力阻断疫情扩散蔓延。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要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较多的新情况,及时印发第九版诊疗方案和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等,要求做好病例分类救治,确保有肺炎表现、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及老年患者,收治到高水平定点医院集中救治;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收治到方舱医院,推进有效抗病毒药物使用,坚持中西医结合,关口前移,防止轻症转重症,防止出现重症和死亡。

修订诊疗方案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的放松,而是与当前我国防控形势的精准对接。能够防止医疗资源挤兑,把真正需要住院的病例集中收治到医院里面来,保证救治效果,也可以有更加充足的医疗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正常医疗服务。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要着力加强防治能力建设。通过近期防控实践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容易引发病例短时间内快速增长。必须做好隔离资源的储备,避免出现“小、散、乱”,确保“应隔尽隔”、规范隔离。必须建设方舱医院,确保在需要启用时,快速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缓解当地医疗资源紧张。必须提升早发现、早处置能力,加强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流调、核酸检测、监督等专业化队伍水平。

各地按照平急结合原则和工作实际,加强隔离资源储备,有的建设大型专用隔离场所,有的改造一批符合要求的集中隔离点,有的建立备用清单,有的建设入境人员隔离医学观察“健康驿站”。推动方舱医院建设,目前全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方舱医院82家,分布在19个省份的46个地市,床位总计11.55万张。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全国总体能力超过4000万份/天。

科学精准、动态清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

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抗疫本身就是促发展。要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算大的“民生账、经济账、社会账”。做好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最好的营商投资环境,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支撑。只有“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做到“动态清零”,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严格的防疫措施,会给部分地区、部分人群带来一些不便,但这些影响是短时间的,范围也是有限的,仍然可以保证全国大部分地区和人群的正常生活。

“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动态”就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清零”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快速和精准的“动态清零”,正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我国是人口大国,非常小的发病率或病亡率,乘以14亿的人口基数,绝对数就很大。这样的数字,任何国家的医疗体系都扛不住。面对疫情反复冲击,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松口气、歇歇脚、等等看”的心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如果不管“防”,只管“治”,中国医疗体系将面临击穿危险。

要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将监测防线再前移一步,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增加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发布第三版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