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6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381例。截至3月28日,上海在院治疗的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63例,尚在医学观察中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531例。
此前,上海已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3月28日5时起,上海市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
面对疫情防控的最关键阶段,3月29日,上海正式印发《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因情施策,调整和优化防控策略,综合实施退税减税、降费让利、房租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助企纾困政策,全力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克服困难、恢复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努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是继深圳、杭州、苏州和无锡等城市后,又一城市出台纾困政策。
在3月29日举行的上海市第13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表示,《若干政策措施》在全面落实国家助企纾困政策同时,针对本轮疫情对企业的影响研究制订更大力度的扶持政策,比如,上海房屋租金减免对象从国家规定的服务业拓展到所有行业;除国家规定的五个重点行业外,上海对会展业也给予纾困扶持,同时对零售、餐饮等行业的企业新增贷款给予贴息。
《若干政策措施》自2022年3月28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底。目前,各项政策细则都在紧锣密鼓地编制过程中。其中,上海已编制完成了《上海市服务业纾困政策汇编和申请指南》,即将发布,对每项相关政策均明确了申请方式、咨询单位等操作细则,方便服务业市场主体知晓政策、了解政策、申请政策。
地方财政补贴部分行业的企业防疫和消杀支出
《若干政策措施》指出,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针对直接参与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和企业,从防疫和消杀支出、临时补助补贴、防控创新产品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
一是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防疫和消杀支出地方财政给予补贴支持。其中对零售和餐饮行业重点岗位从业人员按照防疫要求定期开展核酸检测的费用,给予全额补贴支持;对零售和餐饮企业防疫消杀的支出,给予补贴支持。对机场港口、冷链相关企业人员核酸检测的费用,给予全额补贴支持。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张国华在发布会上表示,对在上海注册、经营并纳入上海冷链企业的零售、餐饮等行业企业的重点岗位从业人员定期进行的核酸检测予以补贴。支持方向包括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企业直接从事销售、加工进口冷链食品的从业人员;主要批发市场中直接接触进口冷冻食品的固定摊位和仓储主要从业人员;电商平台一线物流配送工作人员;其他行业符合上述条件的从业人员。
“关于核酸检测补贴的标准、申请补贴的操作流程,我们将会商财政部门近期出台相关细则进行解释说明。”张国华说。
二是对抗疫一线人员给予临时补助补贴,向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向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适当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或补贴,对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公安干警、物资保障和生产一线职工等开展慰问。
三是支持新冠病毒防控创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推动新冠病毒疫苗、快速检测试剂、特效药物等疫情防控创新产品快速形成有效产能、注册上市和投入应用。
《若干政策措施》还要求保持上海全市生产生活平稳有序,支持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根据疫情变化调整和优化防控措施,有效恢复和保持企业发展正常秩序,支持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恢复生产,实行“一企一策”“一厂一案”分类差异化防疫措施,加大精准服务企业力度,针对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
同时,上海还将加强抗疫物资储备和供应保障,持续提升核酸快速检测能力,加强集中隔离房源建设和筹措,支持新冠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进口,引导支持企业参与抗疫应急能力建设,做好后备医疗资源储备。扎实做好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支持保障生活必需品生产、配送企业运营,加强货源供应、物流调度和市场监管,确保主副食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租金减免拓展到所有行业
减税降费政策作为各地纾困政策的标配,上海同样将其纳入其中,包括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大力度实施一批税收优惠政策、延长申报纳税期限等。
上海市税务局副局长庞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税收支持政策体现针对性,针对企业经营资金短缺问题,今年把退税顶在前面,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存量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增量留抵税额按月退还的措施,对企业的帮助最直接,去年上海享受留抵退税企业3000余户,今年预计存量和增量留抵退税企业会有大幅增加,可达25万户。
同时,税收支持政策还体现导向性。庞为介绍,当前小微企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小微企业是保民生保就业的主力军,今年很多政策是面向小微企业的,比如,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预计惠及企业达30多万户;对小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