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雄安新区,迎来了设立5周年的重要时刻。
时隔5年,这座举国瞩目、全球关注的“未来之城”建设进展如何?证券时报记者近期进行了实地探访。
记者看到,春暖花开之际,雄安大地春意正浓。数十万建设者日夜挥洒汗水,为这幅高标准规划设计的“雄安画卷”精心着色。
雄安新区已经从“规划建设阶段”过渡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由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项目今年有望全部交付,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首批3家央企总部也已经在雄安选址,接下来将进入开工建设阶段。
对于雄安新区的未来,建设者们充满信心。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丁进军表示,“一定会非常成功!”
“三校一院”率先落户启动区
位于北京西南方向105公里的地方,一座“未来之城”正拔地而起。
雄安新区规划面积约1770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面积约198平方公里,这里未来将是雄安新区的主城区。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起步区内38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已经率先掀起建设热潮,并承担起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地、高端创新要素集聚、高质量发展引领、新区雏形展现的重任。
在启动区内,由北京市支持建设的“三校一院”,成为这里最闪亮的名片。早在2017年,北京市与河北省共同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新建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一所,即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和雄安宣武医院。
“撸起袖子加油干,雄安腾飞在眼前。”袁辰梦上班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雄安宣武医院建设现场的这幅醒目的横幅。袁辰梦是北京建工的职员,两年前受公司委派,离开北京,奔赴雄安。北京建工正是雄安宣武医院的施工方。公司在行业内颇具声望,曾承接天安门修缮、亚投行北京总部大楼建造等项目。
袁辰梦在参与亚投行北京总部大楼项目建设后,又被派到雄安新区参加建设。她直言,自己非常骄傲,“一个是洲际工程,一个是千年大计。”据介绍,雄安宣武医院定位为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医疗中心、高水平的现代化综合三级医院。该项目的一期工程由北京市出资,设计床位600张;二期工程由河北省出资,设计床位同样为600张。按照规划,医院建成后预计每天接待门急诊患者4000人左右。
“雄安项目一直被定位为宣武医院承担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时代重任。”宣武医院北京总部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医院建设运用“第五代医院”建设理念和智慧医疗、人工智能等技术先行先试,以期打造中国新医院建设和管理的典范。“这个项目建成以后,能让新区百姓以及后续疏解人员在新区享受到和首都一样的医疗资源。”他说。
证券时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雄安宣武医院一期工程已经进入装修阶段,预计4月初雄安新区成立5周年前后,外部幕墙全面完成,全部精装修今年年底也会完成。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医院规划有停机坪,并将在河边修建码头与白洋淀水系相连,未来乘机、坐船、开车看病都会非常便利。
与雄安宣武医院相距不远处,北海幼儿园雄安园区在2021年底就已移交给当地,成为“三校一院”首个交付项目,另外两所学校也有望在今年6月前后交付。“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只是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入落地阶段的代表。根据雄安新区统计数据,目前已经有近100所京津冀知名医疗卫生机构、约60所优质学校与新区各类医院和学校建立帮扶合作关系。
疏解元年:
3家央企“定居”雄安
夜幕降临,宛若金梭的“容和塔”华灯初上。
在容和塔的映衬下,奥威路的繁华气息一览无余。地处容城县南大门的奥威路,两侧曾分布着众多服装厂、超市、餐厅和县级行政单位。雄安新区成立后,仿佛在一夜之间,国家电投、中铁建设、中国建筑、中交集团、中国航天……数十家中字头、国字头企业纷纷进驻,为雄安新区添砖加瓦。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奥威路,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央企一条街”。除了上述央企以外,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也汇聚于此。
目前,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三大央企已在雄安新区选址,成为首批落户雄安的央企。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丁进军介绍,这3家央企各具特点:中国星网是2021年最新成立的央企集团;中国中化则是由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新主体;中国华能作为老牌央企,一直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集团近些年来将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强力推进‘三大攻坚战’摆在了重要位置,因此也一直积极服务于雄安新区、海南自贸区(港)等区域经济建设。”华能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华能在确定雄安新址后,还在进一步统筹疏解搬迁和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以期将华能雄安总部打造为央企疏解工作的标杆典范。
据介绍,中国华能正在加快布局热冷电充储等综合能源服务,构建集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