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 指数级上升趋势已被打断 非封控区域病例筛出比例决定拐点
时间:2022-03-26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上海疫情防控仍面临严峻复杂形势,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

3月25日,上海市举行第133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普陀区副区长蒋龙,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出席发布会并介绍疫情相关情况。

邬惊雷通报,3月24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院63例,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09例,总计272例。新增29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158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9例确诊病例中,12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7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1580例无症状感染者中,1455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如何应对病毒持续变异?

面对感染者数量居高不下的情况,如何把控疫情做好防控也成为上海当下需要关注的重点方向。

在3月25日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张文宏在介绍奥密克戎病毒本身性质时指出,病毒不断地更新迭代,从最早2020年疫情暴发至今,奥密克戎已经更新至第二代了,上海这次流行的是BA.2,传播力度确切来说应该是9.5的R0值。这意味着一个人可以传10个人,在2020年初期1个人R0值大概是2.5-3之间。这还意味着,现在传播的力度几乎是早期传播力的3-5倍之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早期研究数据表明,奥密克戎亚变体BA.2毒株更易传播。另据丹麦的疫情数据进行测算,该亚变体比奥密克戎原始毒株BA.1的传染性增加了30%,但其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与奥密克戎原始毒株相比并无差别。

奥密克戎亚变种BA.2也已经在全球快速传播。目前,奥密克戎毒株已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流行毒株,各地近期上报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中,98.3%为奥密克戎毒株。亚变体BA.2毒株的所占比例也逐渐上升。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本周公布的数据,传染性更强的奥密克戎亚变体BA.2在过去两周内在美国的流行率增加了一倍以上,现已占据全美新冠确诊病例总数34%以上。CDC的数据显示,自2月5日以来,BA.2在美国传播的新冠病毒变体中所占比例一直在稳步增长,当时它约占基因测序病毒样本的1%。

目前,奥密克戎有三种亚型:BA.1、BA.2和BA.3。其中,BA.2拥有多达27个突变,这些突变在“奥密克戎”BA.1中没有发现。

结构生化专家王年爽博士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分析变异株,我们关注的主要有两点: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奥密克戎变异株最令人吃惊的一点是它序列的变异程度。它全基因组中的有义突变超过50个,尤其是最关键的S蛋白上的突变超过30个,这是之前的变异株从来不曾有过的情况。更重要的是,S蛋白上的突变,是各种逃逸突变的一个集合。

“奥密克戎是当下已知的逃逸突变最多的一个变异株,预计也是当前逃逸能力最强的一个毒株。一方面,从序列的角度来看,它含有的不少突变,与传播能力较强的Alpha和Delta变异株中已验证能提升传播能力的突变非常相似;另一方面,当下的一些有限的传播证据也显示它正在突破Delta的围攻。至于BA.2接下来的发展会怎样,还要保持密切监视。”王年爽说。

“以快制快,努力跑在病毒前面”

从现有数据来看,新增本土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的指数级上升趋势正在被打断。张文宏指出,管控区域和非管控区域病例数比例,特别是非管控区域病例数比例。数据显示是10%左右,不断在下降。

“疫情初期,3月10号左右这个比例最高时,非管控区域发现病例比这个要高。通过所有病例发现,非管控区域占所有比例10%,目前降到这个水平。这意味着如果今天看到非管控区域筛查比例不断在下来,最终拐点必定会出现。”张文宏表示,在核酸检测到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R0值控制到1以下。

在核酸检测方面,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区域核酸检测任务,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结合前期实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也对《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二版)》(以下简称“第二版《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以下简称“第三版《指南》”)。

在3月24日举行的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就这两版指南的区别进行了解读。邬惊雷指出,两者主要有3个方面的重要调整:

一是核酸检测区域的划定更加精细化。将第二版《指南》中的“全员”修改为“区域”,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以本市的区域筛查为例,我们采用切块式、网格化推进的方法,扩大筛查覆盖面,3月16-20日期间,我们对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开展了大规模的核酸筛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根据筛查异常人员的分布,进一步缩小锁定重点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更加科学切块,针对高风险的区域继续开展精准的筛查。更快找出潜在密接、次密接,及时将风险源管理起来,加快排查速度。

二是缩短了核酸检测完成任务的时限。第二版《指南》中要求“500万人口以内的城市,应当在2天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应当在3天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这次第三版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