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世界变局之下,中国经济怎么办?
时间:2022-03-2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经济学家与企业家有什么不同?

经济学家要提示风险,比如俄罗斯和乌克兰打仗,美联储要加息,金融市场可能受到影响。因为经济学家要经常提示危机,所以会天然地保持悲观态度。做投资或准备创业的企业家,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都必须保持斗志昂扬的状态。

悲观者也许永远正确,乐观者必须负重前行。

所以,创业或者做企业经营的朋友,千万不要听经济学家的话,要时刻保持积极态度。

我们处在世界秩序重构的关键节点,看待经济问题需要了解当下的世界。

当下乌克兰危机,是继苏联解体以后,我个人认为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对整个国际格局的改变有着重要意义。

比如过去我们做的事情,是从1楼到2楼或者从5楼到4楼,是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的人发了财,挣得多一点或者挣得少一点而已。今天面临的局面是什么?是整个楼的地基在摇晃。

官方语言如何称呼这种情况?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后边还有一句话,就是中国仍处于并且长期处于战略机遇期。官方表述无疑是高屋建瓴的,事实证明中国还是很有预见力的,这两年的情况确实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

今后,还会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

未来,乌克兰危机可能逐步趋于缓解,最终的结局可能是乌克兰保持中立,经济上会加入欧盟,但政治和军事上不会加入北约。

韩国新任总统候选人尹锡悦已经正式当选,这位亲美派总统接手韩国以后会怎么样?

从2018年以来的贸易争端,到后期的全球疫情,再到今天全球纷争,可以说大时代的拐点真的来了,而我们恰恰就处于时代的拐点之上。

这些事情已经切切实实地影响到我们,尤其是企业家。所以有必要从更长的周期、更高的维度去梳理。

短期内我们处于的坐标?

国际权威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基本结论是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比2021年大幅度降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只有4.8%,OECD经合组织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大概是5.1%,世界银行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大约在5.1%。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国确定的增长目标是5.5%左右。

世界本来就不风平浪静,只是我们觉得歌舞升平是一个正常状态。环顾四周,今天像中国一样经济还在保持相对较高速度发展、社会比较稳定、政治比较稳定的经济体,绝无仅有。

如果拉长时间周期看,过去改革开放40年,国内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外部环境相对较好,这种非常态的情况追溯历史,上一次还是北宋仁宗时期。

面对当下的国际局势,我们应该庆幸生在中国。

当然,我们也遇到很多挑战。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挑战依然严峻。

例如,2021年从事医药、房地产和教育培训行业领域的人,都遭遇了重大挫折。有的行业甚至出现了百万级别的失业。

千千万万的行业个案折射到宏观经济指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内消费领域相对疲弱,国家层面也在想办法扩大内需、启动消费。

如何扩大内需?启动消费?

如何扩大内需?如何启动消费?有什么办法能让民众心甘情愿地掏钱消费?要知道,收入水平或者资产水平越高的群体,消费的倾向越低,宏观经济学称其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越有钱越没消费欲望,因为该买的都买了。

过去讲消费升级,什么叫消费升级?从奥拓到奥迪,从雪花膏到雪花秀,这是消费升级。

疫情期间的汽车销售领域,一方面中高端车卖得非常好,像宝马、奔驰、奥迪,另一方面国产的五菱宏光也成为了国货之光,卖得也很好。可以看出消费的分级情况是非常明显的,很多创业者或者投资机构也瞄准了这种消费分级。

从另一个角度讲,其实中低收入群体也面临新一轮消费升级。

过去很多农村地区,其实用的都是伪劣商品,现在大家开始用上假冒商品,甚至有些商标的字都差不多,它并不伪劣,但它是冒牌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也算是一种升级。

从农村现有市场来看,总体收入水平还是相对比较低的,所以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最关键的问题其实是在农村,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战场其实也在农村,而不是在城市。

投资和进出口反映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

过去中国的出口成绩很好,享受了全球化红利。

今天从出口这个维度来看,全球化近乎到了极限。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出口份额占全球出口份额的20%左右,20%代表了一个极限位,表明了一个国家的出口能力。相关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的出口份额正在接近70年代美国占全球的出口份额。

就好像你所处的行业中,原来有一个NumberOne头部公司,现在你通过努力奋起直追,发现你和头部公司越来越接近。

这也是2018年以后中美贸易争端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因。

美国国内反对势力认为,中国人抢走了本属于美国人的产业,美国的很多工程师都失业了,北美五大湖区从制造业基地变成了铁锈地带,底特律从汽车城近乎变成了一个死城。

但是,中国人又流血又流汗才挣这点钱,怎么你们还不满意了?按照全球化分工要求,产业就是要到成本最低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