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25日专讯》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表示,疫苗通行证不应限制市民到医院急症室接受治疗,但可以涵盖公共交通工具及学校等,又指疫苗通行证对疫苗接种率的影响不会很明显,预计3个月后才会看到效果。
*必须努力第六波前提高老人院接种率*
袁国勇表示,本港必须非常努力在第六波疫情之前,提高老人院的疫苗接种率、换气和感染控制措施,亦应该在开学前,让大部分学童接种疫苗。他强调,「动态清零」和「与病毒共存」之间不应有矛盾,「清零」是给予时间市民接种疫苗,很多老人家已错过了这个机会,仍应努力在第六波到来之前做得更好,以免为时已晚。
袁国勇又指,本港至少有50万名中小学生,如果只有9成学生接种疫苗,即仍有5万人未接种,可能会出现有症状感染,即使有0.01%或5个死亡个案,也可能会引发另一场公众恐慌。他说,疫情防控措施可以放宽至甚么程度,取决于接种疫苗数量和速度,若长者和儿童接种比例高,就不必担心放宽。
*不需担心与内地通关问题*
对于有意见忧虑逐步放宽防疫措施后,确诊个案会持续出现,令本港与内地「通关」无望。袁国勇表示,每个国家的防疫政策都会随著全球疫情形势而变化,内地亦会相应改变政策,只要本港尽最大努力减少感染个案,就不必担心与内地的边境开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