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对空前严峻世局
时间:2022-03-25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神州纵横》中国首二月经济表现略胜预期,投资及工业增长均稍有回升。但增幅仍处低位,再加上疫情在3月反弹,故首季经济前景仍不乐观。更值得注意者是国际政经形势空前严峻,中国亦难免受影响,对此应给予足够重视。

*面临前所未见风险*

自2008金融海啸后,经10馀年演变全球财经金融体系又再面对空前严峻局面,出现了许多2008年时未有的新风险因素,潜在冲击力之大非当年可比。这些新风险有:(一)实体经济与虚拟金融的差距进一步拉开,资产泡沫程度及信贷杠杆率更高。西方的虚拟金融资本主义又发展至更高也更危险水平。(二)疫情一波一波持续不断,「与病毒共存」策略拉长了经济受制的时间,长痛难止。(三)滞胀浮出推进宏调收紧。疫情及其他因素导致供应链断裂推高通胀,加上经济复苏受阻令滞胀重临。美国等多个西方国家的通胀已近一成,创几十年来新高。高通胀迫使各央行加快进入收紧货币周期,由此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美国刚开始加息,5月又将减停,正进入新的宏调格局,却逢经济状况不宜收紧之时。收紧不能抑压供给推动型通胀,却可抑压增长,徒增滞胀风险。(四)地缘政局恶化,国际斗争加剧。乌克兰危机对全球尤其欧洲经济的影响正逐步浮出,尤其是能源及农矿品的供应链将受重击,对原来的通胀问题是火上加油。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因俄乌事件加强遏制中国,对本已日差的中美经贸关系无疑是雪上加霜。

*美迫中国选边*

总之,全球财经面对的风险显然远比2008年时恶劣,同时多国包括西方又失去了放宽政策的救生圈。对此危局中国本有较好的抗御力,因为规模大底气足,拥有防火墙和尚馀宏调松动政策空间等。可惜者是近期宏调经济状况欠佳,疫软持续,而强力具针对性的振兴策略欠奉,故抗御能力大减。首三月的较预期好表现未必是扭转颓势拐点,不可因此盲目乐观。目前的习拜通话和之前的双方高官罗马面谈,显示两国关系又进入危险关口,如何走向影响深远。

美方深明俄罗斯能对抗西方主要是因来自中国的支持,故铁了心向中国下最后通牒:若继续支持俄罗斯将有后果。这实际上是迫中国在美俄间选边。中方态度未见,习近平指拜登比上任给两国关系带来更多挑战,但仍「欣赏」拜登的「不打新冷战」说法。实际情况尚待观察:要看美国如何评价中俄间的经贸关系,和如认为不当时怎样制裁中国。当然也要看中国除口头外有何实际反应。中美关系及世界大局又正站在十字路口。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