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2年2月,中国金融条件月度指数为-1.14,较上月下降0.11。从历史走势来看,自去年12月降准、今年1月降息以来,中国金融条件指数已连续两个月下行,其宽松幅度已超过2015年-2016年周期。
2月,新增社融总额为1.19万亿元,较1月6.18万亿元环比大幅下滑。从同比来看,2月新增社融同比少增5343亿元,同比增速为-31%。其中,2月新增居民贷款为-3369亿元,同比增速为-337.1%。
正文
一、中国金融条件指数概况
2022年2月,中国金融条件月度指数为-1.14,较上月下降0.11。从各指标对指数变化的贡献度来看,资金流动性宽松对指数下降的贡献度达到63%,债券市场信用债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对指数下降的贡献度为5.9%,社融与M2增速下行则对指数上升的贡献度为9.7%。
从历史走势来看,自去年12月降准、今年1月降息以来,中国金融条件指数已连续两个月下行,其宽松幅度已超过2015年-2016年周期。
二、货币市场流动性
2月,央行逆回购累计投放1.26万亿元,回笼1.25万亿元,净投放量为100亿元;MLF累计投放3000亿元,回笼2000亿元,净投放量为1000亿元。从利率来看,央行2月分别维持7天逆回购利率与1年期MLF利率在2.1%和2.85%。
从银行间市场来看,2月隔夜逆回购量价齐升,显示金融机构存在加杠杆的迹象。2月,银行间市场质押式逆回购日均成交量升至4.98万亿元,较1月上升2129亿元;R001与DR001分别较1月上升12.32bp和11.25bp至2.06%和1.98%;R007与DR007分别较1月下降7.46bp和1.03bp至2.22%和2.09%。
根据我们的估算,2月金融机构超储率为1.41%,较1月的1.03%上升38bp。自2020年5月全国在逐步放开经济活动以来,金融机构每月平均超储率为1.41%。
三、月度金融数据
1、新增社融遭遇滑铁卢
2月,新增社融总额为1.19万亿元,较1月6.18万亿元大幅环比下滑。其中,表内贷款(新增人民币贷款+新增外币贷款)为9564亿元,影子银行(新增委托贷款+新增信托贷款+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为-5053亿元,直接融资(企业债券+企业股票+政府债券+资产支持证券)为6631亿元,其它融资为783亿元。
从同比增量来看,2月新增社融遭遇滑铁卢,较去年2月同比少增5343亿元,同比增速为-31%。其中,表内贷款同比少增4313亿元,影子银行同比少增4656亿元,直接融资同比多增3795亿元,其它融资少增169亿元。
从主要分项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的下降幅度较大,同比增速为-32.3%,新增企业股票融资同比增速为-15.6%。新增企业债券与政府债券的上升幅度较高,同比增速分别为149%和167.6%。
2、人民币贷款结构未见改善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3万亿元,同比增速为-9.6%。从3个月滚动同比增速来看,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为2.3%,已连续2个月为正增长。
2月新增居民贷款为-3369亿元,其中新增短期居民贷款为-2911亿元,新增长期居民贷款为-459亿元。新增居民贷款同比增速为-337.1%。
2月新增企业贷款为1.24万亿元,其中新增短期企业贷款为4111亿元,新增长期企业贷款为5052亿元,新增企业票据融资为3237亿元。新增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为3.3%
从票据融资占人民币贷款比重来看,2月票据融资占比(3个月滚动平均)为14.1%,较1月的11.7%有所上升。此外,2月居民与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3个月滚动平均)分别降至-41.4%和-20.2%,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连续2个月负增长,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已连续7个月负增长。
3、M2同比增速显著放缓
2月M1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从1月的-1.9%上升至4.7%,这主要是由于2月春节导致居民和企业部门持有现金比例增高。2月M2同比增速较1月下降0.6个百分点至9.2%。M1与M2之间的剪刀差显著收窄至-4.5%。此外,2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由1月的10.5%下降至10.2%,社融存量增速与M2增速之间的差值由1月的0.7%上升至1.0%。
4、新增社融缺口向下
根据我们的估算,2月新增社融缺口为-3.7%,较1月的-1.8%有所的恶化。我们预期年内央行会采取更多降准、降息措施。
四、政策动态
1、中国货币与信贷政策
1)3月8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人民银行获悉,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为增强可用财力,今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人民银行上缴近年结存利润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是我国的惯例做法,也是统筹财政资源、跨年度调节资金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中国烟草总公司、中投公司等,人民银行也是上缴单位之一。
2)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