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火爆背后:平台密集涌现 专家提醒风险
时间:2022-03-21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今日份的数字藏品发售预告来了!”在某数字藏品交流微信群里,3月17日,《中国经营报》记者看到了一张“数字藏品发售预告”图片,其明确标识了包括Hi元宇宙、鲸探、幻核、时藏、芒果TV、丸卡、稀象等平台在内的数字藏品平台在当日的具体发售时间和价格信息。除了关于数字藏品的信息分享交流,该微信群内更多的内容是转售,“出×××”字样高频出现,转售价格从一二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与此同时,在几家二手交易流转平台上,也出现诸多数字藏品的出售信息,报价有高有低。

本报记者注意到,从2021年中期开始,国内数字藏品领域吸引了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营销服务商、影视文娱公司、媒体机构等纷纷加入其中,数字藏品平台更是密集涌现,比如阿里“鲸探”、腾讯“幻核”、京东“灵稀”等。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正式上线的数字藏品平台超过50个。需要指出的是,数字藏品平台“大军”当下仍在不断扩充中,比如最新入局的芒果TV、中国搜索、拉卡拉等。

数字藏品的价值何在?各方力量推出数字藏品平台的背后,是布局卡位还是炒作投机?消费者在抢购数字藏品时应该防范哪些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参与企业、法律界人士以及第三方专家。

火热缘起:元宇宙、区块链

数字藏品之所以受到追捧,离不开“元宇宙”概念的热炒。

数字藏品,是国内对于NFT(非同质化代币)的本土化称呼,也是基于国内监管政策框架而去除了NFT的代币属性。简单来说,数字藏品在区块链上具有独一无二的标识和所有权信息,相当于在链上拥有一张虚拟身份证,图片、音乐、视频、艺术品等均可上链成为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之所以受到追捧,离不开“元宇宙”概念的热炒。2021年,从Roblox上市,“元宇宙”一词首次与市值数百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联系起来,再到Facebook改名Me-ta,英伟达、微软等科技巨头以及国内各行业大小厂商纷纷举起元宇宙大旗。元宇宙,成为2021年最火热的名词。而NFT作为元宇宙的基本交易秩序构建力量,自然也跟着“火”起来。再加上,海外市场包括NBA数字版球星卡被疯抢、数字藏品《每一天:前5000天》以6900万美元的天价成交等事件,让NFT迅速出圈,吸引无数拥趸。

记者注意到,国内涌现的这些数字藏品平台都标明了基于区块链技术,比如基于腾讯的至信链已有包括幻核App、小红书的R-数字藏品、酷狗数字藏品、美的旗下“吾得库”等平台,基于百度的超级链已有百度超级链数字藏品、丸卡、洞壹元典小程序等,BSN-DDC文昌链上更有数藏中国、千寻数藏、虎元元等平台,京东“灵稀”由自研的“智臻链”提供技术支持,芒果TV推出的数字藏品平台由自建区块链“光芒链”部署等。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火大教育校长于佳宁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各家公司开发的区块链大多属于联盟链的范畴。联盟链是目前中国产业区块链落地的首选,它的优势在于:一是存在节点和使用方准入门槛机制,保证了参与方可控;二是性能高,可处理高频次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三是有助于保护区块链上的数据隐私,特别是某些数据的流转并不适合对外公开的情况下,能确保只在联盟内部流转和共享。“十四五”规划中也强调要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区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应用方案。

卡位背后:寻找新的增长点

布局数字藏品有助于获取到Z世代的关注。

中关村数据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颜阳向记者展示了他自己通过某平台制作的一件数字作品,尽管画质稍显粗糙,但制作过程简单、基本“秒做”。另一位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技术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国内数字藏品主要是应用联盟链技术开发,代码是开源的,技术成熟度高,因此做一件数字藏品难度不大。因此,目前国内数字藏品领域的重点关注点不在于技术,而是IP(知识产权),那些拥有大流量的IP自然受到青睐。

多方力量争相向元宇宙布局、上线数字藏品平台,在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夏海龙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瓶颈期,尤其是世界各国普遍加强了对互联网监管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增长点。

于佳宁则认为,数字藏品是融合了前沿数字技术与新锐文化IP的新业态,从发展前景上看,数字藏品是最契合元宇宙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未来元宇宙中,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将实现数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和主流化。企业密集上线数字藏品平台,主要是看到了数字藏品和区块链技术在版权保护、数字艺术收藏、资产数字化等领域未来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市场,其次也能为其获得更多生态流量,被视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的Z世代(指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的新时代人)就是充分接纳数字艺术以及元宇宙早期的用户,布局数字藏品有助于获取到Z世代的关注,也能作为企业在元宇宙领域布局的关键起点。

于佳宁进一步指出,由于各家公司在区块链技术上的积累和重心不同,其推出的不同区块链产品在技术上有所差异。除技术能力之外,各家公司生态与技术整合能力也存在差异,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决定了这些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