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遭遇"黑天鹅"
时间:2022-03-21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乌克兰局势影响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海运紧张运费上涨……“黑天鹅”事件使得外贸企业生存渐趋艰难。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费高涨、海外需求下降等是外贸企业面临的多重挑战。这其中,汇率波动加剧带来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的烦恼之一。

对此,国家外汇局发布通知,引导中小微企业做好汇率避险。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大,外贸企业采取中性外汇套保措施也不能有效规避风险,尤其是中小微企业。

面临三重挑战

“相比去年,外贸行业今年面临的困境更多。工厂订单越来越少,海运费用持续高涨,乌克兰局势引发欧洲卖家对未来走向不确定的恐慌。”浙江一位外贸人士感慨道。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常冉指出,当前我国外贸企业依然面临较大压力,体现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方面:一是全球疫情反复拖累经济复苏进程,在欧美经济体财政刺激退出并相继开启货币政策紧缩的情况下,预计外需对我国出口拉动会边际放缓;二是目前全球供应链瓶颈短期难以彻底缓解,能源及粮食供给紧张、海运运力不足、疫情干扰运输效率;三是外贸企业当前深受成本高增、用工短缺、经营利润挤压的困扰,面临“增收不增利”境况,接单意愿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局势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压力。常冉分析,石油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仍居高位,推升全球通胀水平,造成输入型成本抬升的压力。还需注意的是,随着俄罗斯对外收付绝大部分金融渠道将被关闭,不排除由此引发外汇市场波动加剧,加大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服务经济研究院院长林吉双教授也指出,全球供应链仍处紧张阶段,欧美海运运费居高不下,部分原材料价格仍在高位。特别是2月末以来,欧洲地区地缘政治风险突然上升,进一步推高欧洲地区航线市场风险和运费水平,也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进一步增加外贸企业的生产和运输成本,企业利润受到严重挤压。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外贸)压力非常巨大,形势也非常复杂严峻。从供给冲击看,原材料、大宗商品的供给仍然没有恢复正常,供应链的这些瓶颈预计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从预期转弱看,缺柜、缺工等问题持续困扰外贸企业,原材料价格、运价成本现在还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此外,一些中小外贸企业盈利状况并不是很乐观,也影响了他们接单的信心。”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专家、助理研究员赵琳指出,疫情暴发后,产业链或供应链安全成为跨国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缩短价值链长度、区域价值链、供应链多元化是全球贸易活动重新调整的主要方向。

“乌克兰局势进一步凸显了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加剧上述趋势。此外,疫情期间中国外贸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全球贸易保护行为对出口的负向影响。去年中国外贸的高速增长并不具有可持续性,而随着全球价值链的调整和重塑,贸易保护主义对出口的长期负向影响将逐渐显现,因此,出口将面临较大的长期下行压力。”赵琳如是说。

外汇套保难抵汇率风险

除了需求与供给方面的难题外,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也让不少外贸企业犯难。

2021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加剧。而近期,欧元兑人民币汇率自2015年以来首度跌破7关口,引发广泛关注。

“用一批货的周期看,从中国的港口发货是用人民币结算,几个月后到达国外港口再发到零售商,赚取的是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如果人民币在出口的时候贬值,到达港口时升值,这使得两端的利润都大幅减少。”一位贸易公司人士表示。

一般而言,在外贸企业出口时,如果预期人民币升值,做外汇套保可以锁定出口成本、规避风险;而在汇率波动较大的行情下,外汇套保并不足以应对汇率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负向冲击。

某资深外贸人士告诉记者:“保汇的措施都是在单边下跌的时候才会起到作用;无论什么外汇保护措施,都无法对人民币双向波动进行保护。”

“若人民币汇率变化幅度远超预期,则前期签署的远期外汇掉期交易协议就无法起到预期的汇率锁价效果,当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套期保值者在现货市场的亏损大于在期货市场的盈利,则出口商的套期保值并未能有效弥补其汇兑损失;当人民币汇率处于阶段贬值行情,贬值幅度超预期,套期保值者在现货市场的亏损大于在期货市场的盈利,则进口商的套期保值并未能有效弥补其汇兑损失。”常冉指出。

“比如,外贸企业签订出口合同时人民币兑美元为6.34∶1,外贸企业为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做外汇套保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兑换6.38元人民币,以银行外汇套保服务费率为0.03%计,如果合同签订3个月后美元回款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小于6.38∶1,做外汇套保是有利的;但如果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6.39∶1及以上,不做外汇套保,直接到银行办理结售汇更合算。”林吉双如是说。

事实上,外汇套保的成本亦是企业考虑的因素之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