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俄罗斯挥军乌克兰进入第四周,双方继续边打边谈,西方则一边加码制裁莫斯科、一边武器驰援基辅。随著中美两国元首将于周五(18日)晚9时通话,外界关注北京将如何回应华府「选边站」的施压,以及潜在的二级制裁威胁。
而从近日政治局、国务院金稳委、财政部等诸多表述看,除了应对俄乌局势面临抉择,就清零策略、地产调控、行业监管等,亦都临近十字路口。
*俄乌战事胶著,拜登料直接施压「选边」*
「北极熊」普京周三(16日)首次承认「制裁带来痛苦」,但强调「不会崩溃或后退」,俄军继续三面包抄基辅,惟攻势据报因后勤问题困扰而停滞;另一边厢,泽连斯基周四(17日)深夜发表全国讲话,声称乌克兰继续控制所有关键地区。
俄乌战事陷入胶著,成功联合盟友筑起对俄制裁铁幕的华府,正式将下一回合外交角力的焦点,转向一直未以「侵略」定性普京「特别军事行动」的中国:包括放风「北京表示愿向莫斯科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中国已否认指控)」;国安顾问沙利文明言,援俄「可能会带来后果」;美卿布林肯再称,中国应向普京施压以结束乌克兰战争;即将上演的高潮势是拜登将于今晚直接向国家主席习近平表达关注。
*清零策略、地产调控、行业监管同或微调*
华府以「大规模制裁」为要胁,步步进逼中国选边站,背后实质是争夺对国际体系方向的绝对权力和影响力。而中国左边是「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的俄罗斯,右边是全面战略夥伴关系的欧盟(欧盟首2月刚刚取代东盟,再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夥伴),想掌握主动,必须做出巧妙权衡。
可以肯定的是,跟美国一边主张和平,一边追加8亿美元对乌军事援助相比,最想俄乌停火的无疑是中国。未来会否主导和谈,或将是俄乌局势下一张待揭底牌。
而从政治局昨日「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到国务院金稳委「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再到财政部「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清零策略、地产调控、行业监管等或同样临近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