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从改革者到追梦人
时间:2022-03-18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有的人始终处在高光时刻,李小加就是,从钻井工人到新闻记者、投资银行家,再到港交所行政总裁,滴灌通集团创始人及主席,李小加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

再次站在聚光灯下,李小加对于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争议的话题,他并不回避,也不随波逐流,卸任港交所行政总裁的李小加,依然凭借超前的思维和个人魅力征服公众。从港交所时期的改革者,再到连接中国小微企业和全球资本的追梦人,他始终前行,敢于吃“螃蟹”。

如何看待近期国际期货市场的变化,以及滴灌通想要怎样解决传统金融市场“失灵”的小微融资问题。李小加接受了证券时报的专访,畅谈他的收获与思考。

市场出现危机时

LME有必要进行干预

证券时报记者:近期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和镍合约之间的话题频频引发市场关注,近日,LME将镍交易日涨跌幅上限提高至8%,第二次暂停了镍市场交易,启动审查程序,审查此前伦镍市场交易行为中的恶意行为,您如何评价LME的这一系列动作?

李小加:我已经从港交所退休一年有余,人已不在局中。上周分享过一些观察,主要是因为市场突变,信息混乱,LME又集中精力在欧洲时段处理危机,无暇顾及亚洲市场的公众关注。到今天,这件事虽然还在演变之中,但已进入较常规的市场管控阶段,LME也一直在官宣公告。作为外人,我已没有更多有价值的观点可分享,也不应在LME正在推动的具体监管问题上妄评。如一定要我再说些什么,我就简单重申几个观点:

第一,LME是一个公平、开放、完全国际化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它有完备的监管和风控体系;第二,LME是一个大户交易的市场,高度注重效率和会员的经济效益,但它有足够的监管权力与手段,在市场危机出现时,做出必要的、非常规的市场干预;第三,由于LME具有巨大的现货特征,它的不少风控措施不是前置的,嵌入式的,和频繁干预式的。既然参与者都是全球大型机构,LME需要让“马”跑得快,就不能让马总是上着“缰”。但我相信LME手中有“缰”,可在马跑野之前及时套住。至于这场风波中,谁输,谁赢,谁该输,谁该赢,我完全没有立场,一切均在进行中。

建议在香港

设立新型债券市场

证券时报记者:随着跨境资本流动的频繁,离岸市场逐渐成为中国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中资美元债市场规模较大,去年以来波动不小,您今年在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在香港创建新型债券市场,提升中资海外债市场透明度和交易效率的提案》,主要考虑有哪些?

李小加:在香港筹建一个市场化、高度透明、基于市场参与者自律的新型债券交易市场,同时提供可有效配合监管者需求、信息透明的债券发行登记、托管、交易和清算服务。我建议,相关部门应关注新型债券市场筹备组工作,并给予指导,使得该市场的发展方向契合国家发展战略。

目前中资海外债存量规模逾9000亿美元,尽管和全世界的OTC市场比起来规模还很小,但是已经不可忽视。而且中资美元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市场,国内有不少钱想要在境外投资发债。中资美元债市场就有两个突出的特色,一是高度国际化,二是高度中国化。高度国际化体现在:它是一个美元市场,受美国的货币政策的影响很大;它是一个OTC市场,按照国际OTC市场这种大户间市场的规则运营。

这样的“二元”市场以前很少见,但它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它的健康发展对中国很重要。

当前的中资美元债占比中,40%~50%是金融机构债,20%~30%是城投债,剩下20%~30%是房地产债。该市场存在一些诸如发行人发布信息混乱、二级交易不透明、后续监管手段不足等问题,如果任由这种状况持续,可能会影响中国的对外金融信用,提高融资成本,制约香港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在香港创建新型债券市场,增加市场透明度和交易效率,既有必要性,也有紧迫性。

新型债券市场的核心要素包括七个方面:一是一个尊重市场传统、高度组织化的OTC市场,不是以集中交易为主的传统交易所;二是统一的登记和一级托管服务,确保信息发布透明及时;三是交易系统和市场现有系统对接;四是清算服务可以自建或与现有清算机构合作;五是扩大市场参与者范围,包括做市商、代理商和合资格自营商,为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提供便利,增加债券交易量;六是从中资美元债起步,逐渐扩大到其他亚洲债券,形成新规则下的亚洲债券交易中心;七是领会监管机构对市场的监管诉求,在筹建过程把诉求设计到相关规则之中。

这个中资海外债市场完完全全是一个海外市场,后续国内债券南向通等,需要再有政策设计,可以包括美国国债、中资金融债、房地产债等,这都是国际市场上的产品。

可以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经济逻辑,同时能与美元主导的市场体系接轨的债券市场。为海外债发行、交易、托管设立市场化的运营标准和责任机构,对于维护和加强中国企业的海外债务融资渠道,加快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创业只为把国际资本

引入中国小微企业

证券时报记者:您去年创业的滴灌通,是一个连接中国小微企业和全球资本的投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