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bp,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调整至0.25%-0.5%,符合预期。点阵图显示,FOMC委员会预期的联邦基金利率的中值为1.9%,即年内加息7次。美联储本轮加息的路径如何选择?加息对我国宏观经济和政策有何影响?加息又会怎样对大类资产价格的走势形成影响?本文将对此详细讨论。
一、对美联储加息可能路径的三种判断
对于美联储后续加息路径选择,其收紧程度的选择应该介于既能有效抑制通胀,又不至于引发金融风险之间。2021年以来,美国通胀高烧不退,2022年2月CPI同比已高达7.9%,核心CPI通胀率达到6.4%,持续超过美联储2%的平均通胀目标,创40年来新高。本次加息之后,4月、5月通胀率和通胀预期的边际变化将成为美联储加息路径的重要观测点。主要看三点:一是第一次加息的效果,如果25bp加息并未能对通胀起到明显抑制作用,那么更大幅度、更快频率加息的概率将大大提升;二是俄乌冲突变化,若局势明朗,大宗商品、原油等价格都将恢复,金融市场波动也将收窄,由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带来更好的条件;三是验证2月以来上游原材料高涨对下游消费品和服务类传导,若前者大幅度拉高后者,则将逼迫美联储更大程度紧缩。
当前,美国经济复苏情况良好,但已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抬头的迹象。2月,美国失业率处于3.8%的低位,个人消费和零售数据显示居民消费维持在经济复苏后的相对高位,PMI稳定位于荣枯线之上,显示实体经济尚无明显衰退风险。但地缘冲突和加息预期,使得全球资本避险情绪快速上升,金融风险有所暴露迹象。近日,标普500指数波动率的VIX指数升至30以上,与2018年美国股市大跌、美联储结束加息时水平相当;美债期权波动率的MOVE指数升至105以上,为2020年4月以来最高;10年期-2年期国债利差仅剩24bp,虽然第一次加息预期落地后,期限利差可能会有所回升,但空间有限,若期限利差倒挂,金融市场就会面临极大风险,由此来看,美联储加息空间受金融波动制约较大。
基于上述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境假设,可以考虑美联储加息路径的三种可能情况。
第一,基准情况下,俄乌局势略微缓和但金融制裁影响仍在,4-5月WTI原油价格的平均水平维持在100美元上下宽幅震荡;美联储的第一次加息及鲍威尔在3月FOMC会议上摆出的鹰派姿态有效扭转了通胀预期,债券收益率中隐含的盈亏平衡通胀预期、消费者调查的通胀预期都有明显下滑,PCE通胀率同比小幅上升,环比增速明显放缓;国际资金继续出于避险需求回流美国,资产价格波动率依旧上升,但不会爆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5月FOMC会议上,美联储有充分论据支撑通胀正在得到有效抑制,基于渐进、可预见的原则,美联储大概率选择在5月、6月进行每次幅度为25bp的两次连续加息。
第二,激进假设下,俄乌局势僵持,欧美对俄金融制裁影响扩大,4月、5月WTI原油价格继续上行;美联储3月进行的加息已被市场充分计价,但由于幅度过小,难以抵挡油价持续飙升带来的通胀压力,通胀预期继续上行、同比通胀率连创新高、价格上涨继续向下游产品和服务扩散,鲍威尔摆出更为激进的鹰派姿态;俄罗斯主权债务违约,市场避险情绪加剧,国际资金大量回流美国,离岸美元流动性紧张。在这种情境下,美联储为尽快抑制通胀预期,可能会选择在5月一次性加息50bp,但受金融风险制约,无法做出更大幅度的实质性紧缩操作,大概率会佐以鹰派的前瞻式指引手段:通过与市场沟通提前缩表来试图抑制通胀预期。
第三,温和假设下,俄乌局势好转,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美联储在3月的第一次加息不仅扭转了通胀预期,还使得5月的通胀率指标出现了同比下滑;国际金融市场情绪回温,资产价格波动率下降,部分资金从避险资产撤出,重又流入风险资产中寻求收益,美元流动虽有小幅边际收紧但总体仍充裕。在这种情境下,美联储可以选择在5月加息一次25bp后,6月不进行连续加息,等到三季度再视情况进行继续加息或缩表。
在上述的三种可能中,第一种的可能性最大,与之相应的美联储后续加息路径是在5月、6月各进行一次25bp的加息,随后暂停加息步伐,等待缩表时机。预计市场对接下来几个月对于加息计价的分歧也会较大。而上述三种可能的共同点在于,离岸美元流动性收紧,新兴市场国家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对中国金融的影响
总体来看,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的影响较为有限。
1.加息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不大
中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美联储加息使得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开始加剧,2022年美联储还将加息数次,而中国经济还需要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护航。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逐步增强,已具备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调节能力。2022年初中国投资与消费增长超出预期,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健货币政策具备偏松调节的经济基础。2022年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21万亿美元,贸易顺差预期进一步扩大,外汇储备的平稳增长将有利于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波动,弹性较强,能够抵消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