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今日凌晨,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
但本周的"超级央行周"尚未结束。从今日(17日)下午开始,印度尼西亚央行、土耳其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和俄罗斯央行也将先后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期,英国央行将第三次加息,土耳其央行、印度尼西亚央行和日本央行将按兵不动。其中,俄罗斯央行周五的利率决议受到市场关注。
英国央行料将第三次加息
北京时间周四晚上8点,英国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期,为了抑制通胀急剧上升,英国央行将连续第三次加息25个基点。
英国1月通胀率达到5.5%的30年高位,而当时乌克兰局势尚未升级。
此外,英国央行上个月预测,通胀将在4月达到7.25%左右的峰值,几乎是英国央行2%目标的四倍,而目前乌克兰局势导致欧洲能源市场剧烈变化,恐令通胀超过这一预测。英国央行3月11日公布的季度英国公众通胀态度报告也显示,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英国通货膨胀率的中位数为4.3%,高于去年11月调查的3.2%,达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本周二公布的路透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受访经济学家预计英国第二季度的平均通胀率将接近8%,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高通胀预期下,接受上述调查的49位经济学家中,除了5位外,其他所有人都预计英国央行将在今日晚间连续第三次加息,令关键利率升至0.75%。如若预期成真,英国将成为首个将关键利率恢复到疫情前的发达经济体。
与对其他央行一样,投资者也关注着英国央行的利率决策者们将如何同时应对高通胀和经济放缓担忧,市场对此的预期也存在分歧。
荷兰国际集团经济学家史密斯(JamesSmith)称,“英国通胀率将持续更高。市场也已对此形成共识,这意味着英国央行将加倍其货币紧缩的步伐和程度。”但彭博英国高级经济学家汉森(DanHanson)认为,“本月之后,由于担心乌克兰局势的经济影响,我们预计英国央行加息的步伐将会放缓。”不过,他也坦言,“这一预测面临的风险是,高通胀数据可能持续给英国央行敲响警钟。”
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货币政策委员会的9名成员都会投票支持加息,但在所需的紧缩程度上,可能会再次出现分歧。
上个月,包括行长安德鲁·贝利(AndrewBailey)在内的五位成员以微弱的多数投票决定加息25个基点,而不是更激进地加息50个基点。
法巴银行(BNPParibas)首席欧洲经济学家霍林斯沃思(PaulHollingsworth)表示,他认为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浮出水面,“这意味着年底前六次加息的市场定价看起来偏离了目标。”上个月投票支持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的四位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担心,高通胀可能会使损害英国企业和消费者对价格和工资的预期。
印尼央行、日央行、土耳其央行料将按兵不动
在主要央行加息潮中,日本央行始终是一个例外。近期,石油和粮食价格飙升也对资源匮乏的日本造成了特别沉重的打击。市场预期,这意味着,尽管能源成本飙升使得日本未来几个月通胀率将接近甚至超过2%的目标,在周五午间公布的利率决议中,日本央行仍将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依然脆弱的经济复苏。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此前表示:“如果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推高通胀,而工资增长仍然缓慢,那将打击家庭的实际收入和企业利润,并损害经济。日本不会追随美欧央行加息脚步。”
日本央行货币事务部门负责人SeiichiShimizu今日也强调日本央行维持超宽松政策的决心。他表示,“日本经济仍处于从疫情影响中复苏的过程中。燃料成本上升导致的成本推动型通胀也无法让日本持续稳定地实现2%的通胀。”市场预计,日本央行将等到4月27日~28日的政策会议上对增长和通胀预期进行更全面的季度评估。
不过,虽然日本央行不会收紧货币政策,但市场也预期,由于刺激措施实施空间有限,日本央行对加大刺激力度同样持谨慎态度。消息人士称,由于几乎没有降息空间,日本央行应对市场动荡的第一道防线将是注入大量流动性,并加大对ETF的购买力度。
市场还预计,今日下午公布利率决议的印尼央行和今日晚间公布利率决议的土耳其央行也将按兵不动。
印尼央行近期曾表示,正在关注输入性通胀上升的风险,不过认为消费者物价目前依然相对可控。印尼2月整体和核心通胀指标均维持在2%~4%目标区间的较低端。
不过,高于预期的物价压力可能会影响印尼央行未来的加息时间表,分析师预计今年下半年该行将会加息。印度尼西亚央行此前也曾表示,今年下半年有可能加息。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也有助于抵消印尼盾面临的抛售压力,目前印尼的出口数据依然强劲。
彭博经济学家团队称,“我们认为,印尼央行将维持7天期逆回购利率不变。印尼盾近来的表现和该国核心通胀数据表明,印尼央行仍有充足的时间以便让经济复苏获得更多动力。”
外界预期土耳其央行也将宣布将利率维持在14%。受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土耳其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已达到54%。
尽管此前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来保护里拉不受能源价格飙升的影响,但在乌克兰局势升级初期,土耳其里拉仍大幅贬值,成为除了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