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开展2100亿元"MLF+逆回购"操作 专家预计二季度降息概率增大
时间:2022-03-15 00:00:00来自:证券日报网字号:T  T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3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其中,1年期MLF中标利率2.85%,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2.10%,均与此前持平。专家预计,二季度MLF利率再度下调可能性增加。

本月MLF到期量为1000亿元,属年内“地量”规模,央行实施2000亿元操作,意味着本月为增量续作。刚刚公布的2月份金融数据显示,信贷、社融同比少增,且月末存量增速下滑,而MLF加量操作能够直接补充银行中长期流动性,提升其放贷能力。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央行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通过“MLF+逆回购”组合,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温彬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针对居民户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需求不足,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可以适时采取降准、降息等措施,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和扩大市场需求,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本月MLF加量续作,释放货币政策边际宽松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遏制市场利率上行势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分析,MLF利率已经连续两个月保持不变,意味着在1月份政策性降息后,货币政策连续两个月进入观察期。二季度MLF利率再度下调可能性增加,主要原因是当前消费偏弱、地产遇冷局面仍在持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此外,近期国内疫情又有抬头,多地强化防控,有可能在短期内对经济运行形成扰动。

王青说:“2月份金融数据不及预期,特别是贷款增速创下新低,表明前期政策端释放的‘加大货币实施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尚未充分传导至贷款端。降息仍在央行的政策工具箱内,通过政策性降息,适度提升信贷、社融及M2等金融总量增速的迫切性增大。”

因为MLF利率并未调降,所以宽信用的预期仍在持续发酵。香港中睿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徐阳对记者表示,央行等量平价续作MLF释放了继续保持资金面平稳的信号,主要是近段时间国内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格局。但近期疫情对发达省份造成的相关经济活动停滞的风险,以及海外地缘政治风波打压风险偏好,国内外环境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影响经济运行效率,使降息的预期越来越明显。

王青还认为,与海外通胀升温迫使美联储等央行货币政策收紧不同,2022年国内CPI运行中枢仅会比上年温和抬升,并将继续保持在3.0%的控制目标之内;与此同时,尽管地缘政治原因推高了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但国内PPI同比涨幅高位回落仍是大趋势。通胀因素不会对接下来国内货币政策边际宽松形成掣肘。

“由此,尽管3月份美联储将启动加息过程,但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不仅不会跟进海外收紧,而且还有边际宽松空间。”王青预计,二季度MLF利率有可能再度下调10个基点,同时实施全面降准的可能性也较大。这意味着短期内货币政策仍将处于集中发力期,持续推进宽信用和宽货币进程,货币政策稳中求进将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点。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