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2年2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引起一片哗然。
其中,以按揭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在1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在今年1月份,该数值还新增了7424亿元。
业内分析认为,上述数据表明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下滑,市场活跃度降低。房贷市场遇冷虽然与2月份春节假期有关,属于房地产实际的销售天数较少,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房地产市场销售端表现不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本次居民贷款回落主要体现在中长贷首次负增长,而居民中长贷的重要部分是房地产按揭贷款,这从侧面说明,当前房地产的形势较为严峻。
明明表示,银行放贷一般滞后于地产销售,地产单月销售面积增速从去年三季度开始进入负增长,因此去年12月居民中长贷同比少增的问题延续至今。
申港证券分析师曹旭特对此分析称,按揭贷款对商品房市场的反应存在一定滞后性。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组成部分为按揭贷款,而按揭贷款在商品房销售后,仍需一定审批时间后方可放款,因此按揭贷款的数据会天然滞后于商品房市场基本面。具体滞后的时长与市场实际的审批速度相关。
专家对此众说纷纭,那么实际的楼市情况到底怎么样呢?
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2月份,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同比下降超过47%,多个重点城市新房和二手房销售数据均表现不佳。
百强房企的销售情况似乎也印证了房地产市场销售不佳。信达证券分析认为,迫于购房观望情绪较浓,中长贷(主要是房贷)增长乏力,2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减少27.3%,房地产市场悲观预期在延续。
不过,也有部分机构对房地产市场抱有乐观态度,认为未来在“房住不炒”原则下,会有更多政策和举措提振居民购房信心,尽力扭转当前形势,稳定房地产市场。
近日房贷市场上已经传来了好消息,全国房贷降息的城市越来越多:
在郑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郑州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下调了房贷利率,首套从5.3%降到了4.9%;宁波的首套房、二套房“加点”都下调5BP,最新年利率分别降至5.35%和5.6%;深圳首套房从4.95%降至4.9%,二套利率为5.2%;广州实行最高下调25个基点,首套房贷低至约4.9%......
还有针对3亿“新市民”的各种买房补贴、税费优惠、降低限购门槛等,都意在刺激市场,缓解楼市下行压力。
展望后市,明明指出,未来政策必然还会通过各种举措来提振居民购房信心,尽力扭转当前的局势,但“托而不举”、“房住不炒”以及“三稳”的原则不会改变。
同时,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最新表述,明明认为,未来地产调控会更加灵活精准,一方面继续“因城施策”和“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计划的落地和推进,预计房地产的宏观指标今年将陆续出现拐点,需求端也将随之改善。
光大证券则预计,供求压力之下,按揭贷款利率仍有大幅下行空间,通过定价端的进一步松绑,刺激居民购房需求升温,进而起到稳定房地产市场销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