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降息只是暂缓 不是休止
时间:2022-03-16 00:00:00来自:国泰君安字号:T  T

降息再度落空,关键源自经济修复好于预期。短期内,LPR调降概率也出现下降,但各地房贷利率仍有较大调降空间。我们认为,二季度仍是降息降准窗口期,主因微观数据反映的经济下行趋势仍在,中下游利润再度承压,以及疫情“反扑”。在宽信用第一阶段,“宽货币”仍需保驾护航,债优于股的大环境没有改变。

摘要:

为什么MLF利率没有调降?我们认为此次降息再度落空并不意味着政策克制,宽松加码仍在路上,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经济修复出现一些端倪。1~2个月地产和基建投资明显超市场预期。2月金融数据腰斩,需进一步等到3月金融数据出炉后观察一季度开门红情况。当下降息步伐暂歇,是为了抓住“经济数据相对好转、金融数据与美联储观察”窗口期,预留宽松空间。待后续经济压力加大时可以更从容地降息。

二是“稳地产”并不一定需要政策利率全面降息。在利率方面,可以通过压缩LPR与终端企业贷款利率、居民房贷利率的加点来实现;在其他政策方面,还可以放松认购政策刺激居民购房、加快地产项目审批、并购贷款等打开房企其他融资渠道。

后续降准降息怎么看?宽松仍会加码,窗口集中在二季度。

1)短期看,此次降息落空后,LPR短期调降概率也出现下降,但各地房贷利率仍有较大调降空间。

2)中期看,二季度仍是降息降准窗口期,理由有三:一是,虽然1~2月经济数据好转,但从微观数据来看,经济下行趋势并没有终结,在“类流动性陷阱”风险升温下,若货币端不再进一步加码宽松,则更不可能实现全局性的宽信用。二是一季度大宗超预期上涨,导致中下游利润分配再度受到压力,此次降息落空后,二季度降息降准的概率反而加大。三是,疫情反弹也可能是二季度降息降准催化剂。

3)展望下半年,稳增长大概率贯穿全年,货币政策下半年可能主要是结构性工具发力,总量宽松主要集中在上半年。2022年下半年联储变数较大,通胀在基数效应、猪周期反弹、大宗商品维持高位的三因素下,可能有所抬升,两者对降息空间和力度可能带来小幅制约。

降准方面,全年需要M2同比维持9.0%的假设下,降准还有50~100BP空间。2022年8月前MLF到期量不大,但考虑2021年“前瞻式”

的降准节奏,降准更可能发生在二三季度。

降息落空后,股债如何演绎?虽然经济数据好于预期,货币宽松也存在效果一般的“类流动性风险”,但“宽货币”在“宽信用第一阶段”较为确定。经济下探风险、疫情“反扑”以及海外风险需要货币端保驾护航。因此,债优于股的大环境没有改变。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