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塔利亚是土耳其南方的度假胜地,这里的阳光和海滩每年都会吸引上百万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到此度假休闲。
3月9日深夜,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抵达安塔利亚。因为此行的目的是和乌克兰谈判,他当然无心欣赏风景,甚至还感觉到了一丝的寒意——10日,他在会见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时略微抱怨地说:“这里不是很暖和。”
气象意义上,土耳其当时确实面临寒潮降温。作为主人的恰武什奥卢立即打圆场地说道,上周还挺暖和的,恰恰这几天不巧有些冷,拉夫罗夫略有所思,带着微笑回应道,“冷和平总比冷战好。”
随后俄罗斯、土耳其和乌克兰三国外长进行了三方会谈,这是自2月24日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乌高层首次直接接触。
在俄乌冲突后,很多国家都努力试图参与调和,土耳其利用自身平台让双方高层有了面对面的机会。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土耳其拥有自己独特的斡旋条件,包括与俄乌两国关系都比较良好、地理上邻近、多重身份背景,以及找到了一个合适平台。
最终由土耳其组局
在俄罗斯军事行动前,几乎都是欧洲国家在其中调停。法德两国领导人马克龙和朔尔茨先后前往莫斯科斡旋,但他们进入克里姆林宫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待遇:隔着长桌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隔空喊话”。这种斡旋的效果可见一斑。
在军事行动爆发后,由于立场原因,欧洲领导人已不再适合在其中穿梭调停。于是,与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关系都不错的第三方国家开始跃跃欲试,希望承担这一重任。
表达过这一愿望的国家领导人包括以色列总理贝内特、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以及印度总理莫迪。
其中贝内特显得最为努力,在受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重托后,一反犹太习俗,在3月5日这个星期六搭乘飞机前往莫斯科,与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晤,讨论乌克兰局势。
在军事行动前,埃尔多安也身体力行。2月3日,他在访问基辅时,就提议通过“让俄乌两位领导人(在土耳其)会面,我们可为恢复和平铺平道路”。他还补充道,“土耳其准备在解决两个友好的黑海邻国之间的危机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邹志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出于维护现实利益和凸显大国地位的考虑,土耳其一直主动进行斡旋,希望居间调停,这也与其近年来在周边热点问题上的积极政策相一致,理念即“塑造和发挥大国作用”。
在俄乌冲突白热化后,土耳其追求中立平衡,在外交分寸中进行了仔细的拿捏。
土耳其是北约国家,并且在北约内拥有仅次于美军数量的第二大军队;它和其他北约国家一样高调反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
但不同的是,它又反复声明不希望与俄罗斯的关系受到影响,更不愿对俄采取实质性的制裁行动。
邹志强表示,主要原因就在于土耳其与俄罗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也为了避免遭受重大损失。
在俄乌双方接触谈判前,双方就对结果做出了预期:乌克兰外长9日表示“没有太大期望”,俄方则认为这次会谈能开启俄乌之间的“基本谈判”。外界也未对俄乌外长前往土耳其抱有太大期望。
10日的谈判,双方也并未实现实质的突破。恰武什奥卢说,土耳其愿继续作为俄乌冲突调解人,主持俄乌会谈。他说,没人期望通过这次会晤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有这样一个开端是必要的,土耳其可以继续主办类似的会晤。
埃尔多安也强调,即使是组织一场这样的会晤,也是外交上的胜利。他还在声明中表示,“土耳其将继续在让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达成政治解决方案一事上付出努力”。
同时,土耳其的努力也得到了乌克兰的认可。泽连斯基日前表示,土耳其可能是结束战争的关键。“埃尔多安帮了乌克兰很多,我非常感谢他,”泽连斯基在日前的视频讲话中表示,“我认为埃尔多安是一个能为乌克兰做出安全保证的人。”
“黑海守门员”因俄乌冲突“受伤”
土耳其特殊的政治立场、地缘位置和经济形势都促使土耳其希望俄乌两国能恢复和平。
土耳其对俄罗斯和乌克兰有实质的影响力,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土耳其扼守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黑海的“守门员”。
土耳其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黑海边上隔海相望的邻居。黑海海峡又称土耳其海峡,分割了土耳其欧亚两个部分。俄罗斯如需增强在黑海的军事存在,加大对乌克兰南部的军事压力,通过黑海海峡增补舰船是不可或缺的选项。
土耳其多次表示支持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土耳其已于2月28日向各个国家发出警告,不要让军舰通过土耳其海峡,并表示将严格执行《蒙特勒公约》的相关规定。
1936年签订的《蒙特勒公约》是处理黑海海峡问题最具权威且至今有效的国际法文件。根据该公约,战争时期,若土耳其为中立国,交战国双方军舰均不得通过海峡;若土耳其为参战国,则由土耳其自主决定是否允许他国军舰通过海峡。因此,一旦评估当前地区形势为“战争状态”,土耳其将根据有关条款关闭海峡。
土耳其十分投入地调解俄乌冲突,还在于冲突对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土耳其与两国有着很深的经贸往来,如今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