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1月以来,随着俄乌冲突不断激化,北约国家与俄罗斯之间进行互相制裁。欧盟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而俄乌是中欧贸易的重要交通枢纽,两者矛盾激化或对中欧贸易乃至全球贸易格局产生影响。下文我们将从中欧贸易的供需和中欧俄贸易关系两方面探讨俄乌冲突对中欧贸易的影响。
中欧运输:铁路运输受影响较大,但整体影响有限。
中欧运输:海运为主,空运为辅,铁路运输占比较低。
海运:俄乌冲突影响黑海沿线贸易,但对欧盟主要国家海运影响有限。
空运:欧盟航空公司成本抬升,但中国航班不受领空制裁影响。
铁路:俄罗斯、白俄罗斯为中欧班列的主要交通枢纽,中欧班列运力或受俄乌冲突影响。但铁路运输占中欧贸易额不到4%,因此对整体中欧贸易影响有限。
欧洲需求:短期制裁有扰动,关注通胀对需求的影响。
当前制裁尚未明显抬升海运及空运价格,甚至有所下滑。无论是海运价格还是空运价格,在2月欧盟与俄罗斯互相制裁之后皆未出现明显上升,反而中国至北欧的航空货运价格指数继续下行。
制裁或短期扰动欧洲需求,关注通胀及冲突对欧洲需求的长期影响。
欧盟与俄罗斯的相互制裁或导致部分商家由于成本上涨主动抑制需求,因此我们看到制裁后运价不升反降。但事实上,欧洲的贸易需求从2021年下半年就已边际走弱,而高通胀可能进一步抑制欧洲需求。
后续需关注地缘政治冲突和高油价的背景下,通胀走高对于欧洲需求的中长期影响。
结构变化:如果冲突继续激化,俄欧之间的部分贸易需求或转移至中国。
从出口替代来看,除原油、天然气之外,钢铁、有色金属(以铝、银、铜等为代表)是俄罗斯出口至欧洲占比较高的产品。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粗钢和铝的生产国,如果后续俄欧相互制裁加剧,欧洲部分钢铁及有色金属的进口需求存在转向中国的可能性。
从进口替代来看,俄从欧盟和中国皆进口大量机械、服饰、金属制品,俄罗斯该部分进口需求后续有可能从欧盟转至中国。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俄罗斯受制裁的程度和范围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