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浙江义乌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下称“装博会”)在“云端”拉开帷幕。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去年11月举行的装博会顺延到今年3月举办,来自全国13个省(区、市)以及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企业均在线上参展。
本届展会利用5G、3D、VR/AR、AI、数据等技术,打破地域、时间、空间、距离等限制,打造企业线上虚拟展厅,举办云展示、云洽谈、云直播、云会议、云访谈,为广大装备制造业企业搭建供需交流平台的同时,也让参展商和采购商足不出户就能参与其中。
作为装备制造行业中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展会之一,创办于2013年的装博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知名厂商和采购商,成为打通智能制造与贸易流通全链条的服务平台。这场别开生面的展会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装备制造行业的前沿“黑科技”集中亮相?
聚焦强链补链
这是一场试图构筑产业生态,聚焦强链补链的展会。
在过去的9年里,装博会向着智能化、特种化、专精化、高端化持续升级,通过集聚企业来促进产业发展,培植壮大高端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并为企业的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装博会重点吸引头部企业,通过组织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对接走访活动,吸引了海正、香港震雄、台湾联塑、台湾富强鑫、川上、杰克、拓卡奔马、爱科、杭叉、中力等重点行业的百余家领军企业参会,集聚效应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受益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在浙江乃至长三角区域形成了多条优势产业链共同发展的格局。
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招商引资推荐活动,装博会陆续吸引国内外高端装备企业落户浙江,每年项目招引意向签约额均在200亿元以上。
本届装博会以“智能、绿色、创新”为主题,设置了浙江省首台(套)装备专区、数字经济与未来工厂专区、联合国采购产品专区三大主题专区;塑料包装工业展区,智能仓储物流展区,数控机床及金属加工展区,数码直喷及个性化定制展区,针织、缝制设备及技术展区五大专业展区。
其中的浙江省首台(套)装备专区,作为本届展会的重头戏,全面展示了近年来浙江省培育认定的首台(套)装备,以及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产业化的重点项目,尤其是具有“零突破”意义的产业化应用项目及成果。这些项目,是助力浙江省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实现浙江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在打造装备制造业强省的过程中,浙江省率先在全国开展装备制造业首台(套)产品认定工作,通过深入实施装备首台(套)提升工程,有力支撑了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浙江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0295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14.1%,高于全国并领先国内装备制造业强省。
2021年3月,浙江省发布《关于深入实施制造业首台(套)提升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培育首台(套)产品1200项左右,其中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际首台(套)产品15项左右,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行业话语权的产品。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备受关注。装博会在数字经济领域,不仅落成线上展会建设,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展览对接平台,而且还设置数字经济与未来工厂专区,为企业实现数字转型赋能,助推制造业完成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飞跃。
装博会数字经济与未来工厂专区,依托工业互联网、数据等在制造行业的应用案例及解决方案,围绕智能工厂、智能物流、智能仓储等重点行业领域进行展示。其中,思爱普、中国移动等企业集中展示各自在数字化领域的解决方案。
为了帮助企业精准对接,装博会还在展会期间举办多场采购政策宣讲及采购需求发布活动,此次专门邀请了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食署等国际机构的采购官,在线举办“2022联合国采购培训会”,详细解读联合国各机构的采购情况,指导企业参与联合国采购。联合国在中国直接采购的比例长期低迷,不足2%,因此成长空间巨大。
“黑科技”集中亮相
本届有哪些“黑科技”集中亮相?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诞生是我国装备制造业高端突破的标志,也自然是前沿科技的汇聚地。在本届展会的浙江省首台(套)装备展区,生物发酵装备、食品自动化、激光精密加工、超快激光微加工、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雕刻及机器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技术吸引了不少眼球。
其中,浙江能伟科技有限公司此次重点展示了八轴精雕机、VMC855加工中心;浙江天联机械有限公司则带来了自源式热泵多效蒸发器等产品;作为中国台湾同业首家且唯一公开发行的上柜公司,富强鑫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的首台(套)装备展区上展出了FB-R系列转盘式多组分双色注塑机。
革命性推出T、G系列激光切管机、P系列平面激光切割机以及自动化等产品线的金澳兰激光,也在今年的展区上展出了精密冲床、压力机以及各类精密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等亮点技术;杭叉集团重磅推出观光车、牵引车、搬运车、托盘推垛车、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叉车及配件等产品;浙江佳乐科仪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保城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