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修改了哪些内容?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昨日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介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了92处,内容涵盖了代表委员提出的大部分意见建议,其中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三方面的修改意见比较集中,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方面修改了近30处。
补充修改主要集中在
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三方面
从补充修改的内容来看,稳经济方面,涉及财政、货币、就业政策以及保供稳价、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
向东介绍说,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有效支持方面,将“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补充修改为“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方面,补充了“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
促创新方面,涉及支持基础研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制造业发展等内容。他举例说,推动制造业、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补充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高应用能力”等。
惠民生方面,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比较集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服务等领域修改近30处。比如,在社会保障和服务方面,补充“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等内容,将“减轻家庭养育负担”补充修改为“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等。
增加“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的表述
政府工作报告在描述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时,增加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的表述。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对此回应称,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位上涨,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上升,主要经济体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创多年新高,一些发展中经济体物价涨幅突破两位数。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客观上加大了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
他同时强调,总的来看,中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充足,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
对于如何保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他表示,有四个方面举措:一是抓好农业生产,今年将继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确保粮食继续丰收;二是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增强国内能源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强化进出口调节,从供需两方面入手保障供给;三是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重点商品价格走势监测分析研判,及时做好储备投放,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执行好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启动、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补充写入“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
“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补充写入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向东表示,通过筹办冬奥会和推广冬奥运动,冰雪运动已成为百姓特别是年轻人喜爱的休闲、时尚运动项目,“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已经实现。将相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有助于更好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
“近年来我国冰雪产业和装备制造快速发展,冰雪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下一步要进一步提升体育装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冰雪产业和相关产业深度融合,这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向东表示。
3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吹风会,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并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