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高企之下,各央行货币政策共识面临瓦解
时间:2022-03-13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2022年2月,绝大多数经济体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虽然各国具体情况不同,但导致各经济体通货膨胀高企的客观原因大体一致,如全球性石油燃料涨价、疫情封锁扰乱供应、政府刺激政策导致需求旺盛,俄乌冲突导致油价粮价走势不确定性增大。考虑主观因素,一些主要央行不再遵从传统的货币政策共识,各央行货币政策分化,各执一词。少数大型经济体的过度宽松政策可能会产生溢出效应,导致全球通货膨胀易涨难跌。

大型发达经济体:民众有限耐心与银行家无限理性博弈

虽然全球通货膨胀高企,但是即使在发达经济体内部,政策分化也很严重。大型发达经济体如欧央行、美联储虽然都放弃了通货膨胀“暂时论”,但是始终对取消刺激政策持观望态度,要求民众对通货膨胀保持耐心。

1.美联储:放弃暂时性通胀,仍坚信通胀不会持久。

美国1月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5%,2月7.9%,是自1982年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超过了预期,也是发达经济体中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国家。美联储虽然放弃了暂时性通货膨胀论,依然相信通货膨胀不是持久问题。市场普遍认为,如果美国通货膨胀持续走高,美联储可能采取密集大幅度加息。

2.欧央行:耐心等待曙光但内部分歧加大。

2022年2月,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为5.8%。欧央行行长拉加德认为,造成欧元区通货膨胀较高的因素一是全球能源价格上涨;二是经济快速开放导致供需错配,供应瓶颈,如芯片短缺、集装箱堵塞、供应链中断等;三是去年基数效应。所有这些因素,拉加德认为都超出了货币政策的范畴。她表示,如果货币政策行动过于匆忙,经济复苏可能会大大减弱,就业机会将受到威胁。在欧央行体系内部,德国央行则呼吁早期平滑加息优于晚期连续大幅度加息。

3.量化宽松始作俑者日本央行未来2年依然难以实现2%的通货膨胀目标。

日本长期处于通货紧缩下,2013年,日本央行首次提出将日本通胀目标定为2%,但多年未能实现。2021年日本通货膨胀率为0.8%。2021年10月日本央行预测2022财年日本排除新鲜食品的通货膨胀率在1.0%~1.2%,2023财年1.0%~1.3%。2022年1月日本CPI为0.5%,依然无法实现2%的通货膨胀目标。

率先加息的小型发达经济体

在开放的小型发达经济体,原油价格高企导致其成本上升更快,因此一些国家采取先发制人收缩刺激性货币政策,坚守全周期通货膨胀目标制度。

1.英格兰银行:加息实现全周期通货膨胀目标。

英国2022年1月CPI为5.4%,2月为5.5%,比英格兰银行12月预期高1个百分点。英格兰银行第二次加息,提高政策利率25个百分点到0.5%。英格兰银行认为价格高企是因为全球能源价格和可贸易品价格上涨,当然这些因素也不是央行可以控制的。英格兰银行预测CPI在2022年4月达到顶点7.25%,未来通货膨胀也存在不确定性。

2.韩国、新西兰央行:全面持久性通货膨胀要平滑加息。

韩国2022年2月CPI同比上涨3.7%,连续五个月高于3%。通货膨胀持续高于预期,韩国选择加息。韩国央行认为物价上涨是由于“石油产品、农牧渔业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以及非石油工业产品和个人服务价格加速上涨”。通货膨胀数据多次超过了预测,并且高于全年2%的中间水平。2021年8月、11月,2022年1月连续三次加息。

通货膨胀全面持久,新西兰选择加息。新西兰2021年9月通货膨胀率4.9%,2021年12月5.9%。央行认为通货膨胀因为高油价、提高的运输成本和供给不足影响,通货膨胀压力是持续的,可能变得更加持久。预测在未来2年通货膨胀达到2%之前可能在4%、5%的高位运行。因此2021年10月6日、11月24日、2022年2月23日分别加息0.25个百分点。

等待观望与加息姗姗来迟的小型发达经济体

相反,一些小型发达开放经济体,通货膨胀率虽然高于目标,但是低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因此选择不加息,甚至希望“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一些央行最终拥抱了“迟来的加息”。

1.加拿大央行:姗姗来迟的加息。

加拿大2021年12月CPI为4.8%,今年1月为5.1%,超出1%~3%的范围。加拿大央行认为导致通货膨胀高企的很多因素是全球性的,有些因素与病毒相关。因此,病毒一旦减弱,通货膨胀会下降。预测2022年前半年CPI接近5%,然后下降,今年接近3%。但是随着加拿大劳动力市场收紧,产能压力增加,预计需要更高的利率才能将通胀率带回2%的目标。3月2日加拿大央行加息25个点到0.5%,其虽然和欧央行一样认为加息无助供给侧改善,但是认为加息可以有效抑制需求。

2.澳大利亚央行:耐心监测通货膨胀走势。

目前,澳大利亚通货膨胀率3.5%,比其他国家低一些。澳大利亚央行2月预测2022年6月通货膨胀3.75%,12月3.25%,2023年6月2.75%。澳大利亚央行还表示,不可能提高利率,需要进一步耐心监测。

新兴经济体:长期通货膨胀预期锚定,仍先发制人加息

美联储、欧央行不选择加息的原因和自信是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依然锚定。新兴市场经济体虽然未来2~3年通货膨胀预期也锚定,依然选择加息。2022年2月俄罗斯央行预测,2022年通货膨胀率6.8%~7.7%,2023年4%~4.3%,2024年4%。墨西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